电梯“吃人”主要源于维保不到位
■ 记者
武慧
本报讯
湖北“扶梯吃人”事件后,杭州又发生了“电梯夹人”事件,电梯安全成为市民持续关注的热点。8月6日,本报记者走访多个小区、电梯维保公司以及相关部门,就电梯维保费用、维保方式等进行了了解,发现电梯事故问题多发,主要是源于维保不到位。
低价维保往往偷工减料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使用正常的电梯每月至少要维保两次,人工费、耗材费等加起来,一台电梯每月正常的基础维保费用应该是300—500元。
湖南帝奥电梯工程有限公司的谭先生告诉我们,他们收取电梯维保费用的多少由梯品质量和安装质量决定,分别占40%和60%,维保费用一般在300元/台/月左右。
但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业内人士坦承,市场上确实存在恶性压价现象。部分维保公司通过低价揽得订单,但是服务质量上却打折扣,材料上往往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并不能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这样的现象导致了电梯事故发生的几率增大。
对此,这名业内人士建议,相关部门应提高电梯维保行业的检查力度,不定期对维保单位进行抽查,对那些发生电梯事故较多的维保企业进行整治或是淘汰,才能保证电梯维保行业有序发展。
物管忽视电梯维保管理
据质监部门的统计,我市目前在用电梯已有5700多台,电梯维保单位39家。这意味着,每家电梯维保单位平均维保140多台电梯。湖南立维电梯起重设备有限公司负责湘潭地区的艾先生介绍,立维在湘潭维保的电梯为300台左右,但这个数字是有变动的。
他告诉我们,变动的原因是,部分物业公司只求拿到电梯年检合格证,但需要整改的地方却不闻不问;遇到这种情况,维保单位只好退出这家物管公司的电梯维保工作,“出事了,我们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据了解,就在7月份,立维就先后退出了雨湖区熙春路和岳塘区芙蓉路上两家小区的电梯维保工作。
这一情况在市质监局的调查中也得到了证实。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有部分小区物管并不重视电梯维保工作,故意拖延电梯年检时间,不及时领取检验报告,以各种理由拒绝或拖延整改,这也成为电梯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