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当年乡亲“雪中送炭”
超市女老板坚持10多年敬老尊邻
当年她开店缺乏资金,两位乡亲主动借了两三千块钱给她
每年春节,她都要给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拜年,送新年红包
记者 周玉婷

在岳塘区霞城乡和平村,张应兰可是家喻户晓的红人。不是因为她家开的超市有多红火,而是因为每年春节期间,张应兰都要花上两天时间,在全村挨家挨户走上一遍,给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拜年,并送上新年红包。
雪中送炭
这份邻里乡情忘不了
张应兰今年52岁。30年前,她嫁到岳塘区霞城乡和平村和平一组时,家里光景很差,和丈夫住的是土砖房,可以说“一贫如洗”。
为了改善生活,张应兰和丈夫决定开个小店。为此,张应兰的父亲帮他们贷了1.5万元。小卖部倒是顺利开张了,但手头还是拮据得很,门店要很好地经营下去,还是蛮困难的。
见她家经济状况不好,两位乡亲便主动借了两三千块钱给她。
“那个时候两三千元可不是小数目,对于刚处在创业初期的我们来说,算是莫大的帮助了。”张应兰说,现在家里经济条件变好了,也住上了楼房,但这份“雪中送炭”的情意她始终记在心里。
不仅如此,当年村里的妇女主任还把自己闲置的衣服送给张应兰穿。“当年困难时,村里乡亲对我们照顾不少,所以现在看到身边困难的家庭和老人,我总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张应兰说。
发家致富
她坚持10多年敬老
2003年,张应兰家第一家“映兰”批发部开张。当年的重阳节,张应兰为霞城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了节日礼品。
“这些老人大部分没有儿女照顾了,都挺可怜的。”老人们孤苦无依的状况,深深触动了她的内心,于是之后每逢重阳佳节,张应兰便和家人提着牛奶、水果来到霞城乡敬老院,如今已是第12个年头了。
随着批发部生意的日益红火,从2005年开始,张应兰为本组8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了过年物资及新年红包。2010年,“映兰”超市开张后,每年春节期间,张应兰便在全村挨家挨户走上一遍,给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发新年红包。遇到村上生病或遭遇变故的人,即便年纪不大,她也会额外捐助。
“我80岁那年开始,应兰每年都会来家里拜年,还送新年红包。现在我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应兰也常来陪我聊天解闷。”蒋飞云今年91岁,住在张应兰家附近。一说起张应兰,蒋飞云便赞不绝口。
谈及张应兰,王娭毑也竖起了大拇指。“应兰发家致富后,依旧挂念着我们这些邻里乡亲,这份心真的太难得了!”
如今,张应兰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家,共同打理超市生意,她也不要时时守着超市了,但还是一刻也闲不下来。去年她在家门口附近种了一亩多地的蔬菜,吃不完的就送给乡里邻居。说起自己的善举,她连连摆手,“当年困难时乡亲们拉了我一把,如今尽点心意,都不算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