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三超”治理 逐利背后的一个人和一群人

(2014-10-21 10:20:18)

关注“三超”治理

 

逐利背后的一个人和一群人

 

记者 易书宝 通讯员 赵晓娟 刘雪玲

 

关注“三超”治理 <wbr>逐利背后的一个人和一群人近日,我市治超工作人员在切割超载车辆的挡板

 

    9月22日晚,湘乡市公路局治超大队与湘乡市交警大队在湘乡市城区进行联合执法时,遭遇了一起暴力抗法事件。一名驾驶着一台严重超载货车的司机,在治超执法人员要求停车检查时,试图强行冲关,被逼停后,货车司机继续采取拒不合作的态度,直到将其移送到湘乡市公安机关并给予其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后,车辆检测工作才得以进行。据检测,这台核载为40吨的货车,实际载货83.04吨,超载了43.04吨,超载一倍以上。

 

    这起事件,可以说是我市治超工作的一个缩影,不但折射出了超载者的猖狂,也意味着治超的艰难。在过去的10年里,治超工作中暴力抗法的现象屡见不鲜,治超站被冲关、治超执法人员被打的事件层出不穷。

 

猫腻

 

    市运输管理部门相关数据显示,我市目前登记在册的各种吨位的货运车辆总数为12970台,其中四轴(俗称后八轮)以上的重型货运车辆占一半左右。该部门负责人的说法,“这一数据并不十分精确,但至少不会少于8000台。”

 

    这些货车分属于我市大大小小约40家货运公司及个体业主。正是这8000台左右的货运车辆,在我市的超载主体中承担了约90%的“重任”,另外10%左右的份额则留给了外地的过往车辆。

 

    在货运业界,超载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多拉快跑。以四轴(后八轮)为例,一台四轴货运车,经有关部门核载的载重量一般只有32吨左右,但在现实操作中,核载32吨的货车能拉60、70吨甚至上百吨的货物来。在市公路局所属的七里铺治超站,曾经查处过的后八轮超载最高纪录是139吨,超出规定的核载数值四五倍!它甚至比两节火车皮拉的货物还要多。

 

    这是怎么做到的?猫腻藏在货车的货厢和底板上。为了多拉,车主们使用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一是加高、加长货厢拦板;二是更改货车技术参数,加强弓子板、更换后桥等载重部件,有的甚至在向厂家订购车辆时,就跟厂家约定好了车的长度尺寸。

 

潜规则

 

    在超载大军中,有着20多年货运经历、来自湘乡市毛田镇的谢某,对业内的这些伎俩可谓心知肚明。他先是替人打工,去年年初,他自己购买了一台后八轮,从邵东、双峰等地运卵石到湘潭,再把湘潭的河砂带回邵东或双峰。“车价大约38万元,上户、买保险、购配件、改装再加上其他的费用,车的总价达到了52万元左右。”因为买车,谢某背上了近40万元的债务,平均算下来,未来的3年,他每个月需要还贷17600元。

对此,谢某有明确的赚钱计划,而实施这一计划的前提是超载。他说,他的货车虽然运政核载的载货量只有32吨,但通过他加长货厢、加高货厢栏板、增厚货厢底板后,他的货车在一般的情况下载货量至少可以达到七八十吨,满载时还可超过100吨。

 

    谢某算了一笔账:从邵东、双峰到湘潭,每吨卵石的运价是30元,返程时拉运的河砂每吨的运价则有35元。即使按80吨一趟算,每天一往一返,他能挣到的毛利也有3100元左右,减去消费的1300元左右的油费以及500元左右每天必需的生活开销和人工工资,他还能剩下1300元的利润。一个月下来,将会有超过30000元的利润,还贷之后还会有剩余。

 

    谢某说,这样做,人虽然辛苦点,但“有想头”,他希望“3年之内不但能挣回这台车,还能再赚一台车钱”。

 

    作为个体司机,谢某有这种想法,那么作为货运集体的货运公司,想法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我市的货运业大军中,开业才两三年的鸿×物流公司可以说是行业内的“小老弟”,但他们所遵循的规则却是货运业普遍的“法则”。

 

    该公司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公司现有的货运车只有10多台,全都是四轴(后八轮)以上的重型卡车。当初公司向生产厂家订购的价格是每台38万,从生产厂家出来后,新车就直接开进改装厂进行加装拦板、底层钢板以及其他部件的改进。这样一来,平均每台车的价格就达到了四十七八万元,“改装厂家考虑我们是大客户,一次就改装了10多台车,给了优惠,否则价格还会更高。”

 

    在公司运转的这两三年时间里,鸿×物流公司承接的业务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市内某大型企业的货物转运业务。“运价很低廉,但公司要维持正常的运转,聘请的司机和其他员工的工资要付,当初投入的大笔资金不但要收回来,还要保持稍微有点利润。因此,不超载是不可能的。”这位公司负责人说。

 

利益使然

 

    谢某和鸿×物流公司的上述想法,在我们的采访中还遇到不少,可以说这是一种在货运者中很普遍的想法。他们说,在货运界,货车拉货不超载那是不可能的。运价太低,各项运输成本又那么高,不超载就会亏本,只有拉得越多,利润才会越大,否则谁会来从事这一行业!

 

    超载是为了更多地获得利润,可超载却违反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势必会受到相关执法部门的查处和处罚。因此,超载者为了保证超载而又不经常被处罚,他们便会想出一些办法来应对执法部门的打击。

 

    在交流中,谢某曾告诉我们,因为超载,他每个月的罚款都会占到他营业利润的两至三成,最多的一个月曾达到一万元;而接受过我们采访的物流公司负责人也透露,为了减少超载被查所带来的损失,他们公司一年之中还得支付一笔数额不菲的费用,至于这笔费用用在了什么地方,他们却不愿过多地透露。

 

    对谢某和某些物流公司来说,他们超载,目的是为了攫取更多的财富,也许他们知道但却不愿提及,自己的这些超载行为将会给公路及交通运输带来多么大的损害!

 

    有业内人士分析,运输业界普遍存在的超载现象,不但加剧了货运界的恶性竞争,使货物的运价一直处在低位运行;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治理超载的相关法律法规分属各个不同部门,相关部门又不能很好地联合,治超的缺少执法权,有执法权的又不治超,各行其是,从而导致罚款了事、以罚代管的现象严重,这从另一个方面又加重了超载现象的出现。

 

 

关注“三超”治理 <wbr>逐利背后的一个人和一群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