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野果不要采
记者 石镇瑞

10月19日,一些老人在路边的绿化带采摘火棘果。(记者
竖戈 摄)
秋天到了,岳塘区峨嵋路湘钢希望大厦附近的绿化带里的野果熟了。10月18日早上,我们在现场看到,绿化带的灌木从中,有许多红色的球形果实。不少市民拿着塑料袋或者菜篮子在一旁认真地挑选,采摘大军中以老大爷和老奶奶居多。
“闲来无事,出来散散步,顺路摘点野果。”一位正在采摘的老人告诉我们,他们采摘的是一种名叫“火棘”的野果。它不仅是绿化苗木,每年夏天都会开出白色的花,秋天结出红色的果实。火棘的果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可生吃,也可以晾晒成干果入药,具有止泻、散瘀、消食等功效,是绿色食品。
一位从事绿化维护工作的师傅说,为了让城市里的草地、苗木免受虫害,他们有时候会使用药物,这些药物有可能会残留在野果上。
“近日高温少雨,植物容易遭虫害。”市园林管理局园林规划科科长黄晓琳说,这一路段的绿化维护由湘钢负责,他们并不清楚这些野果是否被喷洒了杀虫药物,但按照园林工作的规律,会不定期地喷洒药物,所以植物上可能会有残留。
黄晓琳表示,无论是城市的绿化植物,还是公园内的观赏植物,工作人员都会不定期地喷洒药物,建议市民不要采食野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