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变迁,让城市脉动更顺畅
新能源车逐步替代了柴油车、汽油车,车厢更宽敞,环境卫生也变好了
公交驾驶员的服务意识更强,公交线网也越来越合理、方便
记者 郑镱慧子 通讯员 武湘林

2004年8月,15路公交车进站。(竖戈 摄)
2014年8月26日,5路公交车规范进站。(竖戈 摄)
从去年年底开始,不少市民发现,湘潭公交变化很大:公交车辆变新了、公交站台变美了、公交服务更周到了……人们从城市公交这个与自身最直接的大众交通工具的变化上,感受到湘潭近几年来的发展与变迁。9月2日,我市“免费公交,绿行湘潭”大型公益活动正式开始,当天,记者也在市区建设路口搭乘了一辆115路公交车,感受湘潭公交的变化。
车型之变
两年前,陈华强还是一名公交车承包车主,在101路公交线上做驾驶员。“那是湘潭比较‘著名’的公交线路之一。”陈师傅笑着说:“那时汽油车、柴油车的车况都很差,总是挂着黑烟,发出很大的响声;坐在车里面跟坐在脏乱的菜市场一样。”
去年开始,我市开展公交资源整合,8家公交公司变为两家国有公司,市区的公交车陆续更新换代,新能源车逐步替代了柴油车、汽油车。至今年,42条公交线路中,仅剩下6、14、24三条线路没有换空调车,整个市区里的公交车车厢变宽敞了,环境卫生也变好了。
为了方便市民出门就能坐到公交车,现在湘潭的公交种类也越来越多:有市内公交,有城际公交,还有园区专线。两家公交公司向外招聘了大量驾驶员。
“现在湘潭的公交车很干净,夏天还有空调,挺凉快。”听陈师傅介绍自己的经历,一旁的乘客周先生也跟记者聊起坐公交车的好处来:“出门有专职驾驶员,有价值100多万元的豪华空调车,1元钱就能坐到底,多好啊。”
服务之变
车子到达桥头妇幼医院站时,已是11点13分。
陈师傅说,等做完这一班,他就要回家吃饭了,家里人都等着呢。但为安全起见,公司明确规定驾驶过程中不准接电话,他的家人也都知道,白天一般不打电话给他;妻子如果找他有事,电话响两声之后就挂掉,等他到站后会回复。
下一桥后,陈师傅驾驶的公交车停在了雨湖区政府站,一位老奶奶战战巍巍地从站台往车上走,陈师傅赶紧下车去扶老人,等老人坐好才缓慢发车。
“现在的司机都好呢,对我们老人家尤其好。”老奶奶姓方,已经72岁了,一边说着话一边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方奶奶说,以前因为公交拒载老人,她也伤过心,一度不愿意用老年证免费乘车。但仿佛是一夜之间,公交车换新车后,驾驶员的服务态度也明显好转,不但不拒载老人了,反而对老人特别关心。
未来之变
陈师傅的车子很快抵达了终点站汽车西站。他说,再过段时间,他可能会被调到别的公交线路上开车,因为全市的公交线路要重新规划了。
在公交资源整合后,市交通运输局和市规划局按照增加覆盖率、减少重复率、加大城市枢纽连接等基本原则,经过调研规划了新的公交线网布局,刚刚结束了公示,正准备进行下一步调查和再次规划,以确保全市的公交线网更加合理、方便。
同时,近几年以来,湘潭就一直倡导“公交优先”,让公共交通在规划、路权方面做到优先。为此,市规划局还在未来的公共交通规划中,特别增加了开设公交专用道的规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