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酒后休息,22岁毕业生再没醒来

(2014-06-11 11:01:56)
标签:

教育

酒后休息,22岁毕业生再没醒来
■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具体死亡原因将在尸检后公布
■专家建议,毕业季来临,学生们放松不能放纵,别让悲剧重演

 

记者 王超


    6月10日上午,望着邻桌上一沓冰冷的毕业答辩材料,刘华(化名)的室友沉默了。仅仅一天,这个朝夕相处了四年之久的好兄弟就去了另外的世界,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对于刘华的猝死,有同学认为,与前一天毕业聚餐时他饮下的那一瓶半啤酒有着关系。尽管目前警方还未公布调查结果,还不能妄下定论,但这件事多少给正处于狂欢中的毕业生们一个警醒:毕业之季,可以适当放松但千万莫放纵。

 

事件:大学毕业生宿舍内猝死

 

    今年22岁的刘华(化名),是湘潭某高校大四毕业生。6月8日下午6点30分,他参加了毕业聚餐。席间,不胜酒力的刘华为了这场“最后的相聚”,连续喝下一瓶半啤酒。

 

    聚餐完毕,他随同学来到学校附近的KTV嗨歌,期间刘华没有再喝酒。

 

    6月9日0点30分,刘华和带着些微醉意的室友回到了寝室。凌晨1点多,刘华爬上床休息。由于天气比较闷热,刘华索性取出一台小风扇,对着自己的脚部吹。在这过程中,刘华出现了打鼾的症状。

 

    上午9点10分左右,刘华的床边响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手机震动声,但刘华一直没有起身接听。室友们下床提醒,他也没有任何回应。察觉出一丝不对劲的室友,赶忙拨通了医院急救电话。上午11点,宣告不治身亡。

 

    6月10日下午4点,我们从刘华就读的高校负责人处获得消息,目前,公安机关已介入到这起猝死事故的调查之中,具体死亡原因待法医尸检结果出来后再对外公布。

 

调查 毕业生:毕业不能“少了这一杯”

 

    刘华的悲剧震动了身边的很多人。大家在唏嘘与惋惜之余,也开始了自我反思。

 

    6月10日上午,我们来到刘华生前就读的高校附近调查。在学校周边的一家诊所内,我们碰到了两名因过度喝酒导致身体不适住院的学生。

 

    “毕业了,四年的感情,不在酒里干完不算完满。”这位正在打点滴的准毕业生有气无力地回复我们,最近一段时间,周围同学的应酬普遍要比平时多出好几倍。尽管应酬的方式不同,但酒却无一例外地成为了大家助兴的必备品。

 

    他半带调侃地表示,大学四年,不在最后的留校时光喝足喝嗨不足以说明自己读过大学。这期间,那些平时极少端杯的同学,也会主动加入到“拼酒”的阵营中。

 

    然而,刘华事件的发生也给他和其他同学敲响了警钟。

 

    “做什么事情,一定要量力而行。尤其是在喝酒这件事上,一定不能贪杯。”与刘华同届的一位毕业生透露,毕业这段时间,他们几乎每晚都是不醉不归,在酒精的刺激作用下,大家的精神状态异常亢奋,尤其是一些男生。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其实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大学毕业生当中,中学毕业生同样如此。大家为了消遣读书时的苦闷、压抑,通常会在毕业考试结束当天就启动狂欢计划,在酒精音乐的陪伴下,纪念他们逝去的青春。

 

    但也有部分学生告诉我们,他们会在家长的积极引导下,从事其他健康、有益身心的庆祝活动,比如旅游,因为“这样更能使人感到充实”。

 

提醒 专家:科学引导,提前预防是关键

 

    对于这起大学生猝死事件,市中心医院资深专家刘政表示,毕业,从某种含义上来说,即意味着学生与一段繁重课业负担的告别。在此之后,许多毕业生为释放心中压抑已久的情绪、苦闷,通常会在老师、家长的默许下,肆意狂欢。

 

    “每年都会出现类似‘范进中举’式的悲剧。”刘政介绍,这些由毕业引发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来自家长的放纵和学校的预防教育缺失。他呼吁教育部门及家长尽早向孩子传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千万别因一时放纵而酿终生遗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