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年坚守,只为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

(2014-05-09 09:35:40)
标签:

文化

20年坚守,只为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

 

■记者 石镇瑞

 

20年坚守,只为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申知在殡仪馆永福二厅整理花草。(记者 欧阳天 摄)

 

    她,年轻貌美、阳光开朗、秀外慧中……或许你很难把一位如此优秀的女子,和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殡葬工这个职业联系在一起。20年前,申知做到了,而这一做就是20年。


    在现代职场目录中,殡葬从来就是以人生后花园的比喻应世的,而申知绝对算得上是一位出色的园丁。20年,她用热心服务每一位丧户;20年,她送每一位逝者完美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20年,她用自己的无悔青春为逝者谱写了一曲生命的挽歌。

 

面对选择,她用坚持铸就忠诚 


    1993年,申知从广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当地一家外企担任总经理助理。优厚的待遇,舒适的工作环境,较高的社会地位,对于刚从大学毕业的申知而言,这可以算是一份很有发展前途的职业。


    1994年,申知做出了一个令人错愕的选择。在父亲的执意要求下,她回到湘潭,参加了市殡仪馆的招考,并顺利通过了考试。


    谈起第一天到殡仪馆报到的场景,申知至今仍记忆犹新。


    “当时我是骑单车来报到的,刚看到殡仪馆的陈设时还只是觉得很简陋。”申知说,可随后看到的一幕却让她刻骨铭心。


    领导带着她熟悉和了解殡仪馆的工作流程,当来到遗体停放间的时候,只见地面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的遗体。所有的遗体都用白布盖上,只有双脚露在外面。“看到一排的光脚丫子,心里一惊,整个人感觉都凉了。”申知说,那一刻她意识到,这份工作是一个挑战。


    “其实心里也打过退堂鼓,签用工合同的时候还耍了个小心眼。”申知说,想着自己还有机会能走,就只签了最低年限。


    1994年10月,申知成为了市殡仪馆的第一位大学生员工,但她从一线岗位做起。整整20年过去了,从一名普通的殡葬工到班长,到办公室主任,到工会主席,申知用自己的青春和执着,写就了属于自己的忠诚篇章。

 

面对工作的艰辛,她用信念坚守 


    “如果把殡仪馆的所有行当归并为36行,那么在20年里,我干了35行,就只没当过火化工了。”申知说,她的第一个岗位就是遗体接运。


    申知第一次去接运遗体时,是在晚上12点。“当时我是第一个进去的,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倍感恐惧。”申知说,那一次她彻底感受到了对死亡的恐惧。随后,她和同事一起将遗体装进了木匣子,从五楼抬到一楼,她的双腿不住地打哆嗦。把木匣子装上车后,申知瘫在了地上,接着恶心、呕吐。“接下来的几天都吃不下饭,总做噩梦。”申知说,父亲的鼓励、同事的劝慰,让她咬牙挺了过来。


    “亲人离世的时候,亲属们的情绪都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难免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申知说,她在一次值夜班的时候,就遇到了家属前来偷遗体。当时已是晚上11点多,看到窗外有一个黑影飘过的时候,坐在办公室里的申知心里一惊。她一个人打着手电,提心吊胆地外出查看,发现还有一个黑影。申知立即找来了一起值夜班的同事,原来是两位丧户。由于不忍自己的亲人被火化,这两位丧户想趁夜晚将遗体偷走。惊魂未定的申知又与同事一起给这两位丧户做起了思想工作,他们最终打消了偷走遗体的念头。


    殡仪馆工作的艰辛,是许多人都无法想象的。“也正是工作的艰辛,造就了现在的申知。”申知的同事周昭明说,考虑问题细心,落实工作用心,工作态度虚心,对人对事热心,这“四心”很好地概括了现在的申知。

 

面对服务对象,她用真诚和细致赢得理解


    给逝者以尊严,给生者以安抚,这是湘潭殡葬人凝练的信念。


    当申知转岗到遗体整容岗位时,师傅们也是这么告诉她的。正是有了这份信念,申知决心坚守下去。她向师傅们学习业务的同时,还自学了人体解剖学、色彩学和化妆整容术。


    有一次,殡仪馆收到一具因交通事故导致肢体残破、容颜损毁的遗体,丧户要求尽可能还原逝者生前的样子。尽管难度很大,申知与同事们对照逝者生前的照片,制定了精细的整容方案,为逝者装上假肢,重做了头颅,用固体材料填充鼻子。通过几个小时的精心修饰,申知与同事们将一个栩栩如生的容颜展现在了亲属们面前。事后,家属要以重金厚谢,被申知和同事们婉拒了。


    “来殡仪馆办理丧事的挑剔丧户并不少见,但申知总能凭着一份爱心和隐忍,将一个个矛盾化小、化无、化作温婉。”周昭明说,有一次,一位阔家少妇为了亲眷的丧事总是对申知横挑眉毛竖挑眼。但是,申知依旧给予了丧家最大的协助和安抚,让丧家所有的亲属都为之感动。事后的一天傍晚,当申知在路边为搭不到车而纠结时,一辆宝马车停在了她的面前,开车的少妇说:“现在不会有车搭了,我送你吧。”她就是那位挑剔的少妇。

 

面对世俗的偏见,她选择自尊


    丧户的感激和对生命的敬畏,让申知从内心接纳并爱上了这个职业。但世俗的偏见、社会的歧视,却犹如一块阴霾始终笼罩在她和同事们的心头。


    这些年,申知被同学、朋友、甚至是跳舞的舞伴敬而远之的事情一直没断过。


    “过年不能去别人家拜年,别人生病了不能去医院探望,世俗对我们这行有太多的偏见。”申知说,她还亲耳听到有人说“买房子千万不要和火葬场的人搞到一起,晦气、不吉利”,面对这些偏见和歧视,她也曾委屈和伤心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逐渐意识到,这些偏见是无法避免的,最重要的是自己要自信和自尊。

    为了充实自己,申知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读书和钻研殡葬业务。这些年,她先后获得了省委党校和中央党校两个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三级实务技能证书。


    2014年3月26日,申知作为全国7万多殡葬行业从业人员中唯一的一位基层代表,参加了国务院召开的贯彻两办意见推动殡葬改革座谈会,并得到了国务委员王勇的高度肯定。


    申知说:“如果把生命比喻成一朵鲜花的话,那么,我们所做的只是为了守护生命之花最后的绽放,让每个生命都完美地走完最后一程。”

 

 

 

20年坚守,只为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