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语芬芳:湘潭市场为何鲜见“本地茶”?

(2014-04-29 10:38:25)
标签:

文化

湘潭市场为何鲜见“本地茶”? 


记者 谷桔

 

茶语芬芳:湘潭市场为何鲜见“本地茶”?

春天采茶(竖戈 摄)

 

    客人来了一杯茶,不知在外地是不是这样,反正湘潭人一定会给来客这样的礼遇。在湘潭人看来,茶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会友时喝茶,见客时喝茶,闲来无事还会泡泡茶馆。这些场合中若是没有了茶的滋润,总让人觉得少了些什么。


    因为喜欢喝茶,湘潭对茶的需求量可不小。然而,尽管湘潭本地有不少名优茶,但本地茶在本地市场中所占比例很小,仅为2%左右。

 

湘潭大街小巷,茶馆随处可见


    茶是一种健康饮品。茶叶含有茶多酚,它可以杀死游离基,是天然的抗氧化剂。茶叶还富含维生素、氟、氨基酸等元素,能促进膳食纤维溶解、提神、缓解长时间电脑工作带来的不适等。


    “喝茶是一种释然、休闲的生活方式,我很享受喝茶的过程。”见周末天气晴好,刘冬便约了朋友在河东某茶馆喝茶闲聊。其实不必在周末,走进湘潭的茶馆,大都数情况下你都能感受到那里的高人气。


    起初吸引刘冬的是茶水那沁人心田、回味悠长的味道,“口感凉凉的,随着水汽蒸腾而上的还有股淡淡香气。”时光流转,刘冬也越来越爱喝茶,他爱上的不仅仅是茶味,更是喝茶的感觉。用透明的玻璃杯泡上一杯绿茶,看茶叶慢慢舒展,茶香氤氲,心也渐渐归于宁静,这本就是一种享受,“与朋友一起喝茶的感觉很轻松、惬意,没有酒吧里的嘈杂与喧嚣。”


    在刘冬身上,你是否也看到了那个爱喝茶的自己的影子?


    如果你到过河西的熙春路,你一定会惊讶于那里的茶馆数量。随便转转,就能在那找到数十家茶馆或茶楼。在大约100米的距离内,甚至能找到5个茶消费场所。穿梭于河东的岚园路,你也能找到大大小小10多家茶店。其实,并不需要去熙春路或岚园路,在湘潭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茶馆、茶楼、茶叶销售店面,湘潭人爱茶可见一斑。

 

本地茶在本地市场仅占2%份额


    市农业局经作科科长刘海清介绍,本地茶品质都不错,出现了很多名优茶,但目前本地茶在本地市场上只有大约2%的份额。


    湘潭本地茶以绿茶为主,最初,湘潭域内的茶叶生产重数量轻质量。1984年,湘潭茶场生产的茉莉花茶被评为部优产品,并卖出了好价钱,这引起了大家的注意。1991年,省、市农业部门明确提出了茶叶的出路在于优质、高产、高效,全市茶叶产、销掀起了抓优质、创名牌的热潮。


    在那之后,我市先后创制出省、市名茶20多个。如,羊鹿毛尖获国家金质奖;韶山绿茶获国家优质产品奖;韶峰绿茶获国际农博会及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船形毛尖获第七届“湘茶杯”名优茶评比金奖;羊鹿毛尖、大将军茶等8个获省级金奖;船形毛尖、毛公毛尖、白石白毫等5个获省级银奖;有3个优质产品奖,15个市级名茶……


    业内人士都认为,湘潭本地茶的品质并不逊色于外来茶。但在大大小小的茶馆、茶楼、茶叶销售店,我们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红茶、黑茶、铁观音、西湖龙井……柜台或茶水单上的茶品种繁多,可很少看到本地茶的踪影。


    如果你认为湘潭本地茶没有销路,那可就错了,“本地名茶都销得很好,有时候甚至出现了脱销的现象。”刘海清说。

 

本地茶产量低,以生产中高档茶为主


    了解本地茶的人也许知道,本地名优茶的价格普遍较高,就拿羊鹿茶、船形峰茶、韶峰茶等来说,最贵的达5200元/公斤,最便宜的也要160元/公斤。


    “湘潭本地茶多主打名优茶风格,价格卖得比较高,这是有深层次原因的。”海阔天空茶楼老板、韶峰茶业董事长张华南介绍,湘潭所有茶场的规模都比较小,甚至没有一个超过1000亩的,这就注定其产量高不起来。而且,湘潭处于长株潭城市群,劳动力成本较高,这在无形中增加了茶叶制作成本,“只有走名优茶的路子,湘潭的茶才能更好地找到突破空间。”


     “我们的茶叶制作成本确实不低。”船形峰茶场老板胡健军深有感触。采茶旺季时,船形峰茶场每天要请100多人采摘,“每人每天的工资为40元,还要在茶场吃饭,旺季大概要持续3个月。”。另外,茶树的护理也不是一件简单事,如垦荒、施肥(要种出好茶叶,需要使用不含氯元素肥料,如鸡粪、鸭粪、牛粪等,不能是猪粪)等,这方面的成本与人工成本相当。


    或许正因为产量并不高,产品很快就能销售一空,湘潭本地名茶的销售方式也比较简单。


    “我们自己跑销售的情况比较少。”佳绿茶厂厂长周铜珍说,由于“湘波绿”在消费者中早已形成口碑,每到产茶的季节,不乏有顾客主动找上门来。老顾客又会介绍新顾客来,就这样,他们主要通过口碑相传的方式销售。


    这种模式也存在于羊鹿茶、船形峰茶、韶峰茶等品牌茶销售过程中。羊鹿茶、船形峰茶也有自己的销售门店,只是数量并不多。因为有自己的茶楼作为依托,韶峰茶业则形成了一套产业链,销售方式相对较为成熟。

 

湘潭茶业寻求突破

    在2012年的《湖南省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中,茶叶产业被列为全省农业五大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去年,湖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茶叶产业提质升级的意见》,提出了推进茶叶产业提质升级的总体要求。尽管如此,目前,湘潭茶业在全市经济作物方面的贡献十分微小。


    “从全省范围来看,湘潭的茶业并没有做大做强,全省十大品牌中并没有湘潭的茶。”刘海清说,而这一现象的形成与几个因素分不开。


    湘潭非全国、全省的重点产茶县。在农业这片天地中,湘潭的粮食、生猪等产业较为突出,茶业本来就不是重点关注行业。因此,国家、省、市在政策方面并没有对湘潭茶业有所倾斜。


    从企业层面来说,茶业产业投资较大,每亩成本约在2万元左右。这个行业见效时间也比较长,从茶树种植开始算起,大约4年后才能产生效益。而品牌对于绿茶来说十分重要,建立品牌的时间更长,需要10-15年时间。另外,茶产业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企业投入较大精力。种种原因导致了湘潭茶业规模小,品牌效应不足。


    “要在规模、品牌上下功夫,争取先把本地市场做起来。”刘海清说,为了支持本地茶业更好地发展,目前湘潭市、湘潭县农业部门正在向省里递交申请,争取将湘潭县作为全省茶业生产重点县。他认为,政府在下一步可以做好规划,为湘潭茶业提供好服务。比如,提供优质的茶苗、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等。

 


 茶语芬芳:湘潭市场为何鲜见“本地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