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再忍耐,出手!
“潜伏”便衣瞬间逮住扒手
■记者 赵明

3月25日开始,雨湖公安分局展开反扒专项行动,20天内破获了39起扒窃案件,刑事拘留26人,行政拘留4人,追缴手机16台,金项链1条,现金9889.5元。
人跟丢了,案子不能丢
●讲述者:云塘派出所反扒队员小文
我们8个民警分成3个组,根据辖区警情分析,重点针对公交车扒窃。
从3月25日得到线索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跟踪一个有扒窃嫌疑的3人团伙。3月27日,我们铆足了劲,决定将他们人赃并获。
扒窃团伙大多出门早,因为早上是交通高峰期,公交车上人多拥挤,他们有“活”干。当然,我们也只有早出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嘛。
当天早上6点多,我们上了一辆105路公交车。可能时间太早,车上乘客不多,我们要找的人也没在。在汽车东站,我和同事小何下了车。我们在站台上等了几分钟,远远地看见23路车开过来,车子停靠到电厂新村站点,下来了一群乘客,眼尖的小何发现了目标,3名嫌疑人就在这群乘客中。
跟上!
我们装作心不在焉,不时“玩玩”手机。3名嫌疑人上了24路车,我们跟了上去。上车后,我们先买票,然后抬头装作找座位,发现他们坐到了倒数第二排。天助我也,最后一排空着,我和小何默契地坐了过去。
刚过一站,上来不少乘客,车厢开始变得拥挤。3人开始“让座”,并慢慢移动到后门下车位置,我们估计他们找到目标准备下手了。一位娭毑从前门被挤到了后门,脖子上的金项链格外显眼。3人要对娭毑下手,可挤了好几次,他们都没有成功。虽然抓贼重要,可我内心更希望他们得不了手,免得娭毑遭罪。
就在我和小何递眼神,准备靠近他们时,3人忽然变换“队形”散开了,难道突发善心不动手了?小何的眼神告诉我,他暴露了。我们盯着贼,贼也盯着咱们。小何在盘龙名府站下了车,好在我不“打眼”,3人没把我当回事。
车子刚上桥,他们又陆续上前围住了娭毑,一挤一撞,顺着公交车下桥“甩尾”的惯性,他们得手了。虽然我没有看到他们剪项链,不过他们急着下车的举动可以说明一切。我一个人,他们三个人,到底追哪个?来不及多想,先跟着下车再说。刚下公交,他们一个上了摩的,另外两个拦了辆的士一溜烟就没人影了。
跟丢了!当时我懊恼不已,和兄弟们盯了那么长时间,好不容易有个好机会,说没就没了。我赶紧打电话搬救兵,所领导倒是气定神闲,说让我们从销赃渠道入手。人跟丢了,案子不能丢,他们扒窃了娭毑的金项链,一定会将赃物脱手。
循着这个思路,我们在某公园“等”到了三人中的两人,他们有说有笑,临近午饭时去了一家茶楼。侦查员到茶楼探了探,得知他们在讨论金项链价格问题。让我们欣喜的是,团伙3人都到了,而且还来了个收赃的。
此时不抓,更待何时。我们风一样地冲进包厢,4个人顿时愣在原地,人赃俱获。
一审讯,嫌疑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3名扒窃嫌犯曾多次进“宫”,收赃的人也曾被处理过。
扒手没料到,警察就在身后
●讲述者:护潭派出所反扒队员小曹
早晚交通高峰期,是扒手的活跃期,周末他们更是全天候出动,特别是学生,对扒手防不胜防。
3月9日,恰逢周日,天气晴好,休假的学生都涌上街头。热闹繁华的街道,正是扒手狂欢的舞台,也是我们反扒的战场。
我们选在汽车西站和阳光山庄公交站点蹲守,这是到湘大的6路公交车必经站点,也是扒窃高发地段。
反扒是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下午3点开始,我们就埋伏在站点边,目光在熙攘的人群中搜索。傍晚5点多,夜幕开始降临,一辆6路车从汽车西站往金都开来。
这时,一名蹲在站台等车的男子引起了我们的高度注意。
我们都记不清他进过几次派出所了,次次都是因为扒窃。
6路车到站停车后,这名男子站起身来,小跑两步跟着其他人准备上车。要上车的乘客都拥挤在车子前门,他也在其中,不过他的上身几乎趴在一个女学生背上,可女学生没注意,并一个劲地往车上挤。前门已经塞不下人了,司机让没有上车的人在前门投币,转到后门去上车。这名男子没有投币,而是跟着女学生去了后门,他的同伙很默契地跟上,两人使了个眼色,同伙故意撞了女生一下分散注意力,他则趁机伸出镊子,夹走了女生的手机,过程大概只有几秒钟。
说时迟那时快,我们该上场了。
我用膝盖对着这名男子一顶,他一个趔趄,手机和镊子都掉到了地上。同事也冲了上来,合力把这名男子及其同伙制伏。他俩不曾想到,警察就跟在他们身后!
这位女学生第二天就从我们这里办好手续领走了手机,她当时高兴得一蹦一跳的。
■对话
记者:在盯梢过程中,你们如何做到不暴露身份呢?
小张:反扒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没那么容易。盯梢的时间长短无法预估,可能跟一天都一无所获。小偷下手就那么短短几秒钟,我们的抓捕也需在一瞬间完成。有人认为警察“火眼金睛”,一眼就能辨出小偷,但小偷也很容易察觉我们。
为了不引起小偷怀疑,我们常常要用各种身份伪装,和同事配合才能完成抓捕任务。比如背个书包扮学生、和女同事手挽手演情侣、开部摩托车当“摩的司机”,甚至要摆个摊子炸油粑粑……做这些的时候可不轻松哦,因为神经时刻紧绷,要盯人要等时机,还要时刻注意乘客和自身安全。反扒意味着漫长的等待和瞬间的成果。
记者:专项反扒行动已经开展20多天,您有什么深切的体会?
小张:我们所里的反扒队员大多是80后的年轻人,干起工作来体力上基本能应付。虽然辛苦,但是抓到了扒手,让犯罪分子得到法律制裁,我们赢得了市民的肯定,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不过,我们的反扒工作,也有不被理解的时候。有时我们千辛万苦将扒手抓了个现行,可受害人却替扒手说情,甚至让我们将事情不了了之。
我们的付出是工作职责所在,但配合打击犯罪,是每个市民的义务,我们不求市民豁出命来抓小偷,但求配合与支持。(文中民警姓名均为化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