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美援朝老兵陈作舟:“我想回朝鲜看看”

(2014-03-28 09:57:27)
标签:

文化

抗美援朝老兵陈作舟:


“我想回朝鲜看看”

 

■记者 龙珊苡

 

抗美援朝老兵陈作舟:“我想回朝鲜看看”
闲暇时,陈作舟老人喜欢读书、看报

 

    3月的一天,陈作舟老人独自坐在家门口,久久凝视着远方,眉宇间透着凝重。


    见到我们,老人缓缓起身,蹒跚着走来。我们注意到老人的左腿有些异样,走起路来也显得有些不协调。

 

    “他的左腿在朝鲜战场上被炸断了,现在安装了假肢。”老人的女儿说,也许是打击太过沉痛,对于朝鲜战场上的那段经历,父亲很少跟人提及。


    “是我踩到了敌人的地雷,受了伤。” 面对我们,老人倒显得很大方。也许是压抑在心中的痛太久太久,当天,老人敞开心扉向我们揭开了那段尘封的往事。
 
立志成为军人

 

    陈作舟家住湘潭县谭家山镇茅亭村谭家组,今年80岁。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天,他独自在家附近玩,没料,碰上了日本兵。二话不说,他被抓去做苦工,敌人的手上有枪,还只有12岁的他不敢反抗。

 

    被日军抓去后,除了饥寒交迫之外,陈作舟还受尽了皮肉之苦。 几个月下来,年幼的陈作舟变得瘦骨嶙峋。


    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陈作舟借机逃了出来。可心中对敌人的痛恨,用他的话说,刻骨铭心。从此,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军人,要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上阵便遭袭击

 

    1951年,16岁的他应征入伍,积极要求奔赴朝鲜参军参战。就这样,他成为了抗美援朝的一员。入伍后,陈作舟被编入68军203师608团一机连。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奔赴朝鲜战场的路上,陈作舟和毫无战争经验的战友一样,沉浸在火一样的热情中。


    到了前线后,他被分配到949.2高地。没料,刚上阵地,敌军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几架敌机盘旋在上空,不时往下丢炸弹。顾不上害怕,陈作舟和战友们立即用高射炮和重机枪回击,直到敌机尾翼冒出黑烟。


    敌机灰溜溜地跑了,可志愿军也有伤亡。一位刚入伍的新兵被炸弹击中,和战友们还来不及互相认识,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缓过神来的陈作舟和战友们害怕得直打哆嗦。这一次,也让他切实地感受到了战场上的死亡气息。 

 

    这是陈作舟在朝鲜战场上的第一课,接下来的战斗,更加惊心动魄。

 

顶着枪林弹雨

 

    在朝鲜战场上,陈作舟是一名重机枪手和炮手。大多数时间,他们在坑道据守。侦察员发现敌情后,由他们回击。幸运的时候,他们不用直接与敌军交锋,而是将子弹通过防空通道发射到敌人那一端。


    可有时就没这么简单了,防空洞被敌军发现后,敌人会用防子弹穿透的钢板将洞口堵住。这样,陈作舟和战友们就得跑到洞外跟敌人正面交锋,其危险程度不言而喻。


    “敌人的子弹就像落雨一样,朝我们打过来。”尽管这样,陈作舟和战友还是要硬着头皮与敌人交锋,想法设法击退敌人。因为他们懂得,他们所处的阵地位置及其重要,是敌人的重要运输通道之一,如果不及时击退敌人,后果不堪设想。


    “每次交锋,总有一两个战友回不来。”说起曾经与自己生死与共的那些战友,陈作舟老人的眼眶泛起了泪花。


    “都年纪轻轻的,不该走得这么早。” 说到这里,老人哽咽了。

 

踩到地雷负伤

 

    1953年7月13日晚,为了配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署,志愿军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临危不惧,陈作舟也跟着上了战场。


    可这次,陈作舟就没有之前那么幸运了。


    7月14日10时左右,陈作舟跟随部队前进时,不慎踩到了敌人埋设的地雷。


    一瞬间,他的左手大拇指与食指之间被炸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头部鲜血直流,左腿膝盖以下部分则直接被炸飞了。


    等他醒来时,他已住进了医院。


    陈作舟告诉我们,在战场上他已见惯了生离死别,但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有点无法接受。


    “我当时最担心的还是我母亲,怕她看到我这个模样受不了。”陈作舟说,自己受伤后,一直不敢告诉家里人,跟家里人书信来往时,也总是告诉家里人自己过得很好,身体也很健康。


    可纸包不住火,陈作舟受伤的消息还是从邻居那里传进了母亲的耳朵里。


    “我这辈子最对不住的人就是我母亲。”陈作舟老人告诉我们,母亲得知他负伤的消息后,当场吐血不止,之后身体每况愈下,早早离开了人世。


    战场上受了伤,留下了一辈子的痛。经医学鉴定,陈作舟已构成四级伤残。可陈作舟说,他从来没有为去参军后悔过,反而觉得十分自豪。

 

想回朝鲜看看

 

    1953年7月,在战场负伤后,陈作舟离开了朝鲜。但在他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寻找到当年他在战场上负伤时的目击者。


    陈作舟的女儿告诉我们,为了达成父亲的心愿,这些年,她们兄弟姊妹也一直在努力帮父亲寻找。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寻找得越来越艰难。


    “有些老人已经去世了,有些人虽然健在,但对于60多年的事已经完全没有记忆了。”陈作舟的女儿告诉我们,前年,他们打听到湘潭县中路铺镇有位叫黄国昭的老人目睹了父亲受伤的那一幕。可岁月已经模糊了黄国昭老人的记忆,对于60多年前在战场的点点滴滴,他已经完全记不清了。


    “我想回朝鲜看看。”眼看寻找战友无果,陈作舟跟儿女说出了自己埋在心中多年的愿望。


    “那个地方叫郡里(朝鲜语音译),只要现在还没被开发,我一定可以找到当初我受伤的地方。我的腿骨头也一定还在。”说着说着,老人潸然泪下。

 

 

抗美援朝老兵陈作舟:“我想回朝鲜看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