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潭水运客流平稳

(2014-01-20 10:05:51)
标签:

文化

湘潭水运客流平稳
海事部门提醒选择正规水上交通工具出行

 

■郑镱慧子 杨洋子 黄金宝 张晓彬

 

湘潭水运客流平稳
1月19日上午,湘江下摄司渡口,市民有序登上渡船。(记者 陈旭东 摄)


    本报讯 2014年春运已经开始几天时间了,记者从市海事部门获悉,我市水运客流始终保持平稳。1月19日,市海事部门对我市各主要渡口、码头进行巡查,督促船舶安全营运。同时,海事部门也提醒广大选择乘船出行的旅客,春运期间应选择正规水上交通工具出行,一旦在出行中遭遇险情或其他违规行为,可及时拨打海事投诉服务电话55555110。

 

水运客流如常


    “已经开始春运了?怎么感觉人还没往常多呢?”1月19日上午,铁牛埠渡口的客渡船上,一位经常往来于两岸的吴先生发出这样的感叹。


    在渡口候船处我们看到,三三两两的旅客在购票,几名旅客悠闲地等着上船。数分钟后,一艘客渡船徐徐靠岸,在码头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旅客和车辆陆续登船。与火车人满为患、车站人头攒动相比,水路运输确实显得格外平静。


    根据市地方海事局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市目前共有53个渡口,其中,市区内就有10个。春运开始以来,这些渡口、码头的客流量与平时基本持平,平均日发送旅客为3000人次左右。


    已到春运时期,为何水运客流量不大?市地方海事局运输科负责人道出缘由:我市水运主要是满足涉水两岸居民的日常出行,即使是春运期间,出行人数也不会有太多变化;仅节前几天市民购置年货,或节后几天走亲访友时,水运客流量才会有所上升。


    “所以,近段时间旅客不会太多,到小年时才会开始有所上升。”该负责人表示。


    据预测,今年我市水路春运客运量约为12万人次左右,春节前后一周客流量略有上升,最高可达4000-5000人次/日。

 

安全监管须臾不离


    乘客数量虽然与平时无异,并不表示相关部门就放松了警惕。市地方海事局安全科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今年春运,我市共投入客(渡)运船舶78艘,储备运力40艘。为确保春运期间水路客运安全,从今年1月份以来,市地方海事局就全市范围内的渡口、码头,分片区地开展了拉网式、多层次的水上交通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召集渡工、签单员、安全员开展安全宣教活动,要求大家严格落实好客渡船“六不发航”和汽渡船“八不发航”签单发航管理规定,为客渡船春节渡运把好安全关。


    同时,市地方海事处也在春运期间实行巡航制度和24小时值班制度。19日一早,市地方海事处执法人员就驾驶海事巡艇对我市辖区水域内的客汽渡、危险品码头和水上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检查,进一步加强对重点航段和大风、大雾、大潮汐等恶劣天气及船舶高峰流等重点时段得安全监督管理和维护力度。


    “春运以来,暂未发现有违规营运的行为。”市地方海事处负责人表示,海事执法人员将会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查处船舶违反船舶定线制、超载运输、冒雾航行、非法载客等各类违法行为。


    此外,海事部门将结合春运期间气候、潮汐、船舶流量等特点,不定时通过广播、短信等方式向辖区内过往船舶发布安全航行信息,在现场巡航检查的同时进行安全宣传。针对日均客流量300人次以上的渡口、高峰期客流超过1000人次的渡口、学生渡口,重点客运、旅游及赶集聚散地码头等,海事部门已经启用了视频监控设施。

 

>>链接


    客渡船“六不发航”规定:证照不齐不发航,超载不发航,船况不良不发航,停航封渡不发航,气候不良不发航,乘客不穿救生衣或不带浮具不发航。


    汽渡船“八不发航”规定:船况不良不发航,证照不齐不发航,乘客(车辆)超载不发航,停航封渡不发航,气候不良不发航,乘客不下车穿(拿)救生衣不发航,汽渡船装载不平衡不发航,车辆未塞三角木不发航。

 
>>防晕招数


    ①在乘车、船前不要吃得太饱,也不要完全空腹,应适量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②座位要选择颠簸比较轻的位置,如在船上应坐中部,乘车则坐在前头,心情要平静,不要紧张。 


    ③不要观看窗外快速移动的树木和电线杆等物。


    ④对汽油味敏感者要远离发动机或选择迎风处。


    ⑤穿衣不宜过暖热,闷热易恶心。


    ⑥经常晕车者,乘车、船时应备好一些防晕药物,如乘晕宁、眠尔通等。


    ⑦此外,在乘车、船前喝加醋开水1小杯(或加生姜共煮),可减轻眩晕呕吐症状,亦可口含人丹数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