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年来看电视做笔记  字数超800万,重27公斤

(2013-11-08 09:37:35)
标签:

文化

11年来看电视做笔记

字数超800万,重27公斤
■66岁的向蒲英老人小学毕业,但很爱学习,曾自学成会计
■她从不看电视剧,喜欢社会生活、人文历史、医药健康、时事热点等节目

 

记者 李浩

 

11年来看电视做笔记 <wbr> <wbr>字数超800万,重27公斤
向娭毑看电视时总不忘做好笔记(记者 陈旭东 摄)


    退休老人爱看书、看电视、读报的不在少数,可是,边看电视还边做笔记,且坚持11年的却不多见。


    家住雨湖区韶山东路66岁的向蒲英老人便是这么一个执着的人。她告诉我们,这些年来,她所做的电视笔记超过800万字。11月7日,我们到向蒲英家看到了她的学习“著作”。

 

10年的笔记有一人高


    向蒲英是原湘潭市塑料四厂的退休职工,之前从事会计工作。丈夫陈建贤是大学学历,而她只是小学毕业,读书较少,认字也不多。可她却是一个爱学习之人,喜欢看书读报,当初的会计也是自学成才的。

    向蒲英和老伴住的是一套宽敞的两居室,屋里没有复杂的家具装饰,干净整洁。见我们到来,老俩口忙着从柜子里搬出一摞摞装订整齐,用书信纸或学生作业本做的笔记。若将所有笔记叠起,这高度绝对超过了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
 
防忘记,做笔记,成习惯


    翻开笔记上边最新的记录,写着“2013年11月6日零点40分,《平安365》,食材里的毒——白百叶的秘密。白百叶又名毛肚、百叶肚、牛胃,因经过双氧水浸泡而成,食用的话,其残留的化学药剂伤肝伤肾,选材时应一看二闻三搓四摸……”


    向蒲英说,最早做电视笔记是从2002年9月5日记录央视4台播放的《走遍中国》开始的。那时觉得年纪大了,记忆力变差,为更好地回顾,她便开始拿出纸和笔,边看电视边记录。不知不觉,已养成十多年的习惯。


    向蒲英的初次笔记里,记录很详细,除了记下了“北京的法源寺”“北京北海的历史”“故宫为什么叫紫禁城”等主题及后面的相关解说外,甚至连节目里的男女主持人叫什么都一一记录下来。
 
分门别类,笔记细致如档案


    向蒲英喜欢看电视,但她却从不看电视剧,她说“电视剧都是假的。”相对而言,她更喜欢看社会生活、人文历史、医药健康、时事热点,法律等方面的节目。她说,“看电视,可以让她足不出户‘走’遍中国,了解天南地北的故事。”


    向蒲英十多年来的笔记虽然内容“浩瀚”,但分类却并不紊乱。《走遍中国》、《海峡两岸》、《百家讲坛》、《经济与法》等节目的笔记不仅被分门别类地记录在册,还被标注了代码:一册、二册、三册……
  
笔记重达27公斤


    出于好奇,我们随意问了句“这么多笔记会有多重啊?”向蒲英说,她不知道,没称过。谁知向蒲英的爱人陈建贤便认起真来,拿出杆秤,分了多次进行称重,最后叠加起来发现足足有27公斤重。


    说起老婆看电视做笔记的习惯,陈建贤用“废寝忘食”来形容。


    他举了一例,一次午饭时间,饭菜都上桌了,向蒲英在看一个喜欢的节目,并认真地做着笔记,不管家人如何叫唤,依然雷打不动。最后,节目下午两点结束,她才回到桌前吃饭,那时饭菜都凉了。


    陈建贤还笑着“抱怨”:“她看电视相当于剥夺了我看电视的权利。”他说,老婆每天看电视的时间都在6小时以上,而这期间,他都得迎合她的爱好,只有晚饭时间的“新闻联播”属他独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