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人手一部 手机成中小学生游戏专机
■一些学生视力和成绩明显下降,有家长已没收孩子手机
■老师表示,中小学生自控能力不强,家长需做正确引导
记者 周玉婷

10月25日,在岳塘区建设中路,一名小学生用手机打电话(记者 张哲 摄)
手机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也人手一部,在校园内、大街上,随处可以看到使用手机的中小学生,手机的使用逐渐呈低龄化。而且,随着手机的功能化,智能手机成了不少中小学生的不二选择。
中小学生该不该用手机?手机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家长、老师如何看待?10月25日,我们采访了市内一些中小学校的学生、家长和老师。
全班61名同学,近一半有手机
当天上午10点左右,雨湖区雨湖街道古梁巷社区附近的一所小学正值下课期间,一群孩子们在校园里玩耍打闹。
六年级的夏同学一个人低着头站在一楼的楼道间,原来,他正拿着一部三星智能手机在玩切水果的游戏。
“这是今年过年时爸爸给我买的,上课不敢玩,下课的时候偷偷玩会。”夏同学说,看到身边许多好朋友都有手机,他心里痒痒的,早就想拥有一部。今年过年时,他央求了父母好久才如愿。
“有些学生玩游戏比看书、做作业都要投入,有时候老师都站在他旁边了,他还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说到中小学生玩手机一事,该校六年级班主任董老师很无奈,由于学校没有明文禁令学生不可以带手机入校,她班上61名学生,近一半学生有手机。
董老师说,一些学生上课也不会把手机关机或调至静音,导致课堂经常被来电铃声、QQ声打断。
手机成了孩子们玩游戏、聊QQ的专机
李女士在古梁巷社区经营一家理发店,她的小女儿正在市十二中读高二。
“想着孩子读书的地方离家比较远,为方便联系,今年上半年我给她买了一部手机,买了没多久我就后悔了。”李女士说,孩子就爱一款涂鸦游戏,每次回家或放学就捧着手机玩,一玩就半天,有时候走路吃饭都不舍得放下,视力和成绩明显下降。
随后,我们在街头采访了10名家长。家长们均表示,最先给孩子配手机是为了联系方便,同时也方便他们随时查岗。但慢慢地,手机却成了孩子们玩游戏、聊QQ的专机。
“小孩子还是不能养成玩手机的习惯,如果是通讯必要,适当使用是可以的,但是一旦有了玩手机的瘾头,就很容易沉迷。”家住市一中附近的罗女士称,她之前给正在读高一的儿子买了一部价值1000元左右的智能手机,但后来发现儿子的自控能力很差,经常手机不离手,罗女士便把手机没收了,准备等儿子读大学再还给他。
中小学生带手机需正确引导
“我们学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能使用手机,现在手机里诱惑太多了,容易让孩子分心,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湘潭市十一中校长谭丹介绍,手机便于家长和学生联系,学生通过上网的功能方便了解时事、天气、新闻等信息,但它来到的弊端也不容忽视。
“中小学生自控能力不强,现在手机功能强大,学生无法控制使用手机的频率。”谭丹说,手机除了通话外,QQ、微信、游戏等应有尽有。学生带手机,更多的是对这些功能感兴趣。
谭丹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带手机,势必会占用学习时间,甚至会扰乱课堂。而且,手机看似拉近了学生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其实是疏远了。“一些寄宿生的家长为了图方便,就通过打电话了解孩子的近况,而不会跑来学校面对面的交流,这样反而会让关系疏远。”
谭丹介绍,为了尽量让更少的学生使用手机,现在学校每幢教学楼都装有电话机,通过校讯通在机器上刷一下卡,学生就可以和家长直接通话了。同时,他们也会加大宣传教育、通过写信、观看案例等方式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到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并做正确的引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