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163张照片从湘潭寄往怀化
这是湖南科大志愿者给怀化会同县的老人免费拍摄的,他们两次前往当地,开展支教、古村居民建筑保护宣传等活动
■记者 谷桔 通讯员 谭鑫

志愿者展示为老人们拍摄的照片,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记者 陈旭东 摄)
本报讯
“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我们在付出的同时收获了快乐!”10月7日,看着照片中高倚古村老人们的笑脸,湖南科技大学学生方阳禁不住感慨。两个月前,湖南科技大学部分志愿者来到怀化市会同县,给当地老人拍照、为留守儿童送物资,这也是志愿者们继去年后第二次来到这里。就在国庆节前夕,163张照片已从湖南科技大学寄往怀化。
102岁的奶奶还记得他们
“你们以前来过!”,这里是怀化市会同县高椅古村,眼前的老奶奶已经102岁高龄,看到志愿者方阳那熟悉的小酒窝后,这位长寿奶奶高兴地说。
一年前,村里好多老人从来没有拍过照,忽然有一天,湖南科技大学的一群志愿者远道而来免费为他们拍照!虽然很多老人都掉了不少牙齿,可面对镜头,他们笑得别提有多开心了!这群志愿者在当地支教的同时,还为那里的孩子们捐赠了书包等学习用品。
一年后,故事重演。2013年7月14日,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湖南科技大学“爱心之旅,温暖同行”学雷锋志愿服务组一行10人来到怀化市会同县高椅古村,对当地村民进行回访。回访活动的主要内容为免费给当地老人拍摄照片、深入当地村民家中走访调查,并对古村居民建筑开展保护宣传活动。
一年后,佝偻着背的老奶奶一眼就认出了志愿者。随着年岁的增长,老奶奶的身体已不如从前,当她脱掉鞋子时,志愿者们看到了她肿胀的脚。但老人说,她还一直坚持自己做饭,精神状态良好!志愿者们围在老人身边,一如既往地陪她聊天,那欢笑声藏也藏不住。
这次,志愿者们又为当地老人拍摄了163张老年照。回校后,志愿者们加紧制作照片,国庆节前夕这些照片已经寄往怀化。
关爱当地少年
除高倚古村之外,志愿者们还来到了会同县蒲稳侗族苗族乡夏结莲村。夏结莲村共有村民1500余人,其中有近300名老人,村中60%劳动力均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现象比较普遍。
杨茶花家位于半山腰。茶花今年8岁,父母双亡的她和78岁的爷爷生活在一起。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身体不好,经常要到卫生院去看病。什么话都没说,志愿者们赶紧为老人拍摄了老年照和生活照,并把凑齐的爱心款送到老人手中,叮嘱老人一定要注意身体,照顾好孙女。
……
在这里,志愿者们为当地留守儿童捐赠了3箱爱心物资,其中包括书包等学习用品和书籍500册。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指导老师曾志前及志愿者们将爱心物资赠给村民,当地负责人也深受感动。
那些幸福的瞬间
听说有大学生到村里免费拍照,许多老人拄着拐杖,摇着蒲扇来到村口的廖家风雨桥。志愿者们则拉起红色背景布、摆好椅子、打开反光板,招呼爷爷奶奶们上前拍照,细心地为老人整理好衣领。
杨中华老人是抗美援朝的老兵,他特意戴着雷锋帽端坐在镜头前。看过相机里的照片,他连声说“好!好!好!”,又对志愿者说起过去打仗时的故事。他左手小指中残留着战争时的弹片,负伤后坚持不做“逃兵”。杨中华家里还摆放着抗美援朝的纪念章。
有些老人行动不便,志愿者们便主动挨家挨户为他们拍照。龙大妹老人是夏结莲村年纪最长的老人,今年已经94岁。志愿者便搀扶老人出屋,为她拍摄老人照。
“我们发挥自己的摄影特长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拍照。一张照片就是一份记忆,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传递我们的爱心,也祝愿他们可以过得更加幸福。”志愿者说。
志愿团负责人方阳还说,“我们只能以微薄的力量给予他们一点点帮助,而他们需要更多的人关注和关心。我们将在微博上发起募捐,希望能有更多的好心人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