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扶起娭毑送医还垫钱
■当时还有好几个热心人帮忙,有的帮她擦泥水,有人帮忙涂药酒
■小伙说,当时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将老人送到医院,其他没考虑
记者 李政葳
“终于找到了扶我来医院的小伙子,如果没有他,恐怕我的老命就没了。”9月2日上午,躺在市三医院病床上74岁的黄静波高兴地说。
10天前,黄娭毑上台阶时摔倒在地,一名年轻人将她扶起并送到医院。住院期间,老人家逢人就讲,“多亏这个恩人把我送到了医院,还带我看病……”
娭毑上台阶时摔倒在地
9月1日这天,我们在三医院住院部5楼病房里,见到了黄娭毑,现在老人身体已经基本恢复,只是头上的伤还没完全消肿。
黄娭毑告诉我们,她家住在岳塘区板摄路口附近,8月23日上午9点多,她到社建村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咨询医保卡的相关情况。
“刚迈上大厅门前的台阶,因为雨天路滑,一下子失去了平衡,整个身子向后仰了过去。”黄娭毑回忆说。
老人家这一摔可不轻,后脑正好撞在台阶上,顿时起了个大包;她后半个身子躺到了积水坑里,后背上沾满了泥水。
陌生男子将她扶起送医
“我耳朵听力很不好,加上摔到了头部,感觉有点犯迷糊。”黄娭毑断断续续地为我们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就在黄娭毑摔倒后不一会儿,大厅里跑出了几个人。他们把黄娭毑扶起来坐到旁边后,有人拿来毛巾帮她擦泥水,有人往老人头部受伤处涂药酒。
“当时我见他们好像在我耳边喊话,可我耳朵听不见,没法和他们交流,心里也很着急。”黄娭毑说,“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年轻男子把我扶上了车。”
“到医院后,他把我扶下车,给我找来了轮椅,推着我去了急诊室,还上楼带我照了脑CT。”
当天上午11点多,黄娭毑的丈夫杨礼胜和女儿杨柳闻讯赶到医院。“那个好心小伙见我们赶来,便跟我们说了老伴摔倒的过程。临走时我好像听他说自己叫‘宋阳’。”杨礼胜说。
“当时他还帮母亲垫了300多元医药费,我还他钱时,他推让了好久。”杨柳告诉我们,当时想留他吃午饭,但对方说什么也不肯,“嘱托了我们要照顾好老人后,便开车离开了医院。”
黄娭毑虽然听力下降,但整个过程神志还算比较清醒,住院期间,一直忘不了当时送她来医院的那个好心小伙。她嘱咐老伴和女儿,希望能找到那位恩人,当面说声“谢谢”。
9月2日上午,我们在黄娭毑家属指引下,辗转来到了社建村街道政务服务大厅。从大厅工作人员口中得知,街道办事处确实有个工作人员叫宋洋,而这个人正是黄娭毑每天念叨的“恩人”。
对话当事人
近年,“彭宇案”、“许云鹤案”等让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不禁思量,看见老人倒地,该不该扶?如果自己因行善反遭了讹诈该怎么办?那么,宋洋扶起黄静波老人那一刻,他心里是否也思考过这些问题?事后,记者(以下简称“记”)与宋洋(以下简称“宋”)进行了交流。
记:那天你看见老人倒地时,现场是什么情况?
宋:当时有个娭毑摔倒在地,任我们周围人怎么喊,她都像听不见似的。我见老人捂着头,还一直呕吐,担心老人摔坏了,就赶紧找来车,把她送到了附近的三医院救治。
记:街道办事处大厅里有没有摄像头?
宋:大厅里面有摄像头,厅里发生的事都能拍得清清楚楚;但大厅外面没有摄像头,当时老人是在大厅外面的台阶上摔倒的。
记:现场没有摄像头,那你在扶老人和送老人去医院前,有没有先找个证人?
宋:当时看老人摔得比较严重,我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找车子,将老人送到医院,迟一分钟,老人就可能就多一分危险。当时情况紧急,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这么多。老人在我们这摔倒了,我作为街道工作人员,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不管怎么样,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