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媳妇似亲闺女 悉心照顾伯母25载
■为老人洗漱、喂饭、做小吃,关心无微不至
■还由于没钱让老人得到更好的治疗而感到愧疚
记者 廖艳霞 通讯员 冯冬梅
现年91岁的彭满珍有不幸的过去——她和丈夫没能生儿育女,60多岁时,丈夫去世了,她成了村里的孤寡老人。然而,她又是幸运的——她有一个能干的侄媳妇,这个侄媳妇至今陪她走过了25个春秋。
这位“侄媳妇”就是高新区双马街道建设村50岁的罗春香,她照顾伯母的故事感动了全村,村里的人纷纷对她赞叹不已,“25年了,彭娭毑多亏有侄媳妇的照顾呀。”
“伯母也是亲娘”
彭满珍和丈夫没有生育儿女,这一直是夫妇俩的遗憾,他们总感觉生活少了些欢乐和色彩。虽然有丈夫的弟弟一家陪伴,但他们年纪越大,就越觉得孤单。
彭满珍65岁那年,他们家迎来了侄媳妇罗春香。罗春香乖巧孝顺,洗衣煮饭等家务活全是她一个人包干,对彭满珍老俩口和自己的公婆照顾得很周到,让彭满珍感受到了女儿绕膝般的温暖。
第二年,彭满珍的丈夫去世,这对她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幸亏有侄媳妇罗春香的陪伴!”罗春香在干完农活之余,总是陪伴彭满珍,嘘寒问暖,尽心尽力照顾她。这种照顾至今已坚持25年。
“我们家是个大家庭,我有两对公婆啊!”
罗春香逢人就笑着说,伯母也是亲娘。
尽力满足老人需求
彭满珍身体一直不太好,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气闷等多种疾病,常年服药。“药费都是侄子一家承担。”彭满珍说,她没有劳动能力,只能靠侄子养着,“我的侄媳妇好啊,从不说一句闲话!”彭满珍很感激。
彭满珍年近七旬时,牙齿全掉光了,只能吃烂饭。“我们也跟着她一起吃烂饭。”自嫁到这个家起,罗春香和丈夫餐餐同彭满珍一起吃烂饭,而且下饭菜也煮得烂烂的。
“习惯后,我们也喜欢吃烂饭烂菜了!”罗春香对彭满珍,总是笑意盈盈,没有半点嫌弃。
“说到孝顺的人,她在我们村排第一!”80岁的罗叔娥是罗春香一家的老邻居,4月10日,当说起罗春香时,这位老人竖起了大拇指,“彭娭毑全靠她照顾,而且她从没讲过嫌弃的话。”
“她那伯母啊,有时还很挑剔呢,开始说要吃粑粑,做了粑粑,又说要吃汤圆。”村民刘金枝告诉我们,为了满足老人,罗春香还特意跑到板塘铺去买面包呢!
寸步不离的照顾卧病伯母
以前,彭满珍还能走动,罗春香照顾她之余,还能挤出时间外出干农活。去年年底,彭满珍在床边摔伤后,便卧病在床,罗春香就再也不敢离开她半步。
“洗脸漱口,端水喂饭,全是罗春香帮忙!还要端屎端尿呢!”邻居们感叹不已。受母亲影响,罗春香的儿子对彭满珍也很照顾,每次回家,都先看望彭娭毑,还给她喂饭呢!
由于有气闷的毛病,彭满珍经常把大小便拉在身上。“可是,老人房间内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异味。”邻居们也常去看看老人。
“得经常给她洗澡、换床单啊!”罗春香个子矮小,每次给老人洗澡,都得喊上两三个人帮忙。
想让伯母得到更好的治疗
虽然对伯母照顾得很周到,可是,罗春香还经常感到愧疚。
“老人家想去医院住院,可是,家里实在拿不出钱。”罗春香在家里干农活,丈夫有时外出打零工,两个适婚儿子没有成家,家里的房子也很破旧。除了背着彭满珍到诊所打吊针,罗春香实在拿不出钱将她送到医院长住。因此,罗春香感到愧对老人。
“他们家确实困难,多年来一直烧柴火。”罗叔娥说,村里其他人家大都使用液化气或者煤,他们家全靠罗春香外出捡柴来生火做饭。
“没有钱买煤,50个煤球还是为了给老人熬药才买的,用了三四年,还没烧完。”冬天里,罗春香就把燃烧后的木屑装到烘炉内给彭满珍取暖。
其实,罗春香自己身体也不好,总是浑身酸痛。但是,她从来舍不得花钱去看病。对她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照顾好老人,两个儿子赶快成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