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陪伴,白血病女孩不哭也不怕
■父母、老师、同学的关怀,让她坚强面对病魔
■每次化疗要几万元,倾家荡产的家长期盼更多爱心汇聚
记者 廖艳霞
因为身患淋巴母细胞白血病,16岁的花季女孩李无双目前躺在北京人民医院的病床上,忍受着“让人无法呼吸的痛”,剃掉了平日最爱惜的一头黑发。她坚持争取“第二次生命”,只为不想看到妈妈再为她不治疗而哭泣,只想早日重返日思夜想的校园。
4月8日,我们在李无双就读的湘机中学,和她的爸爸、老师了解了她和病魔抗争的故事。
“女儿就是整日担心学习”
2月27日上午,正在上课的李无双突然呕吐,感觉浑身无力,但热爱学习的她坚持上完一天的课,才和爸爸李永去医院检查。
“可能是感冒了!”刚开始,李永并未过多担心女儿。可是,在医院治疗了3天,无双仍不见好转,反而开始发烧,背部和胸部痛得厉害,不能走路。她只得住院,并从消化内科转到了神经内科,反复做着各种检查化验。“血钙高,随时有生命危险。”看到医院下达的病危通知书,李永夫妇吓得差点晕了过去。
无双从湘潭的医院转到了长沙的医院,经过一周治疗,血钙降下来了。可是,做了两次骨穿后,医院初步诊断无双患有“淋巴母细胞白血病”,并要求她转到北京治疗。
李永夫妇顾不上日夜未合眼的疲倦,连夜带着女儿上北京。“在火车上,她痛得死活不肯坐,宁愿躺到车厢内。”回想女儿痛苦的模样,眼前这位年过40的中年汉子,眼眶红了。偎依在父母的怀抱中,无双顺利抵达北京治疗。
被确诊为淋巴母细胞白血病后,无双开始了漫长的治疗之旅——化疗。“根据身体情况,确定每次化疗的时间,要做四五次化疗,才能做骨髓移植手术。每隔两天要检查,根本不能离开北京。”李永说,女儿有治愈的希望,只要能治好,他们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她就是整日担心学习!”李永说,女儿生病以来,从未为病痛而哭泣,可是每次想到学习,她就掉眼泪。然而,疾病来得太突然,无双只得被迫休学。
“我都没哭,你们哭什么呀”
为了让女儿在治疗期间能兼顾学习,李永来到湘机中学,打算帮女儿把书本带到北京。
在无双的班主任老师颜菊香眼中,无双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上进心很强,又非常善解人意,温纯懂事。”
颜老师说,她和班上同学去看无双时,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哭起来。“老师,我好多啦!我都没哭,你们哭什么呀!”无双脸上依旧是往日的笑容,颜老师很受感动。
“女儿自4岁上幼儿园起,都是自己来回,从未让我们操心。她嘴巴子甜,我们村子里、她曾就读过的学校,凡是认识她的人,都很喜欢她。”李永为女儿感到骄傲。
“双马中学副校长何炯得知无双所需的AB型血告急,她连夜坐火车赶到北京,给无双献血。”对此,李永深受感动。
“我不想看到妈妈哭”
无双的父母是双马镇月华村的农民,为了给女儿治病,他们已经花费了大约14万元,家里已经家徒四壁。
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懂事的无双总是跟爸妈说,“不想治了。”每当听到女儿这样说,母亲谭建英就心如刀绞,忍不住失声痛哭。
“只要有你在,一切可以从新来过。”李永夫妇从未想过放弃女儿,他们总是劝导无双。
在父母的感染下,坚强的无双开始在微博上写下励志语言,激励自己,“可能会疼到忘记了呼吸,但再也不会说我不治了,我不想看到妈妈哭了,我要争取我的第二次生命,振作一些!”
为了帮助无双度过难关,月华村凡是认识她的人都主动捐款,她曾就读的双马中学也组织了募捐。
湘机中学在得知无双的情况后,也第一时间发动捐款。学校帮扶基金捐款3000元,湘机中学高二269班捐款2000多元。4月8日,颜老师再次将学校募集的1.63万元钱送到了李永手中。颜老师还组织学生每人给无双寄去卡片,陪伴她、鼓励她。
“一次化疗要五六万,骨髓移植手术要交50万元保障金。”这些数字,都是压在李永心头沉重的石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