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没种的荒田突然冒热水
■事发雨湖区姜畲镇古新村,有村民猜测冒水的地方是温泉
■调查发现,水坑旁有通信杆钢缆,冒热水可能与此有关
记者 马青松

水温很高,用手触水有麻麻的被电的感觉。(记者 欧阳天 摄)
本报讯
“这块荒田很特别,不断向外涌热水。”12月23日下午5点,在雨湖区姜畲镇古新村摇篮组一个叫黑坳里的地方,附近的村民围在田里一个热气腾腾的水坑旁,议论纷纷。几天前,有人发现这块田里无端冒出热水。
发现:荒田里冒热气
古新村摇篮组四面被小山环抱,中间是一片较为平整的土地,被当地村民开出了一块块的稻田。由于地处山中、交通闭塞,且人多地少,许多村民在秋末收完稻子后,稻田便闲了下来,有的村民干脆外出打工,稻田撂荒三五年后就成了荒田。
70多岁的刘师傅家里养着一些羊,每天他都要赶着它们到处放牧。四五天前,山坳里气温开始变得很低,许多村民为应对这种湿冷天气,多选择躲在家里烤火取暖,刘师傅依旧把羊群从羊圈里赶了出来。
这次,刘师傅和往常一样,将羊群赶到坳中的荒田,当他来到伍姓村民的田里时,意外发现田边灌木丛里不断向外冒热气。出于好奇,他找来铲子在冒热气的位置挖坑,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不断有热水从坑里涌了出来,而且就像被煮开了一样不停地翻滚。
猜测:有村民认为冒出的是温泉
真稀奇,荒田里居然冒出了热水,刘师傅的发现在村里很快传开了,许多住在另一个山坳的村民,也骑着摩托车赶了过来,只为一睹“奇观”。
冒热水的荒田紧挨着一条村道,要看到这一“奇观”,人们必须沿着村道旁的土路下到田里,而那几天阴雨绵绵,土路被雨水浸泡后变得很松软,经过许多人的踩踏,路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脚印。
“这里一直是稻田,以前从未发现有什么异常。”村民唐贺文已经75岁,他对村里的每一个地方都非常熟悉,对这次田里冒热水的现象,他也觉得非常稀奇。水很热,有村民用温度表测得水温有摄氏80多度,但水流不大,可能是从山上渗出来的。
村民刘娭毑深信冒热水的地方是温泉。“就和宁乡灰汤温泉一样,只不过这里有些特殊。”刘娭毑说,有村民曾试图找到冒热水的原因,但在附近都没有发现确凿的证明。
设想:把山坳变成温泉村
生活了好几代人的山坳,没有为这里的村民提供更多资源,后得益于选址在山坳附近的湘潭大学,许多村民开始有了另一种谋生的途径,种菜卖给大学的教职工,或去学校当保洁员做保安。
几经询问,我们终于找到了冒热水荒田的主人伍女士,她是湘潭大学的一名保洁工人,丈夫和儿子也在市区上班。伍女士说,那块稻田已经3年未开垦了,再加上家里离稻田较远,且与上班的地方相反,3年里从没去田里看过。
“我家稻田冒热水,最初我根本不信,认为是别人在跟我开玩笑。”伍女士说,这事是邻居告诉她的,只是当个玩笑话听了从没当真,但两三天后,许多人都打电话给她提起此事,才知道她家田里真的冒热水了。
虽然还不确定自家田里冒出的是不是温泉,但伍女士已经有了开发温泉的设想。“这可是个聚宝盆,全村人都要跟着致富了。”伍女士告诉我们,如果真如其他村民说的,她家田里有一眼温泉,她要跟丈夫商量把温泉开发出来,筹资建个温泉度假村,搞起农家乐,户外垂钓什么的,要把它好好利用起来。不过,她在说这些设想的时候,却更多的带有调侃。
调查:可能与钢缆有电有关
12月21日下午,我们和伍女士来到她家冒热水的田里。原本田里长满了1米多高的杂草,现在早已被众多来看稀奇的人踩扁,当双脚踩到田里就会渗出一股黄泥汤。有人在冒热水的水坑旁挖出一条小水沟,把坑中的热水引到另一块地势低的田里,在水坑旁留着两三个鸡蛋壳,半熟的蛋黄摊在上面。
是温泉,还是另有原因,一直半信半疑的伍女士将手伸到水坑里想试下水温,刚将手指放进水里,就赶忙缩了回来。“水是挺热的,但感觉水里有电,手指在水里有麻麻的感觉。”伍女士心中的猜测终于有了答案,她发现水坑旁有根固定通信杆的钢缆,她怀疑应该是钢缆通电后引起的。
伍女士的这一发现,得到另一唐姓村民的证实。“最初我告诉其他村民,这里没有温泉,是钢缆有电导致的,只是许多人都不信。”为证实他说的有根据,他带我们来到不远处的水塘边,那里是民用电线与通讯钢缆交叉的地方。
“有四条电线在通讯钢缆上面,其中一条搭在钢缆上面了。”唐师傅说,那是为村里供电的民用电线,和钢缆搭在一起的可能是火线,他判断正是因为钢缆通电后变成了“热得快”, 荒田里的水才被不断加热,希望电力部门尽快来解决。
相关新闻:这里的水田也曾冒热气
2008年10月6日,在浙江宁波洪塘西江村的一块水田里,有村民发现田里一个奇怪的小洞,不停地冒出热气,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在离小洞约20米处有一根电线杆,电线杆的牵引线刚好就安装在小洞附近。后经电力部门检查发现,正是这条电线杆的牵引线在捣鬼。
原来,是电线杆上的电线漏电,通过牵引线传到了地下。抢修人员很快将其修复,水田里的小洞也停止了冒热气。电工师傅说,所幸当时电流是直接通过牵引线传到了地下,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