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电话是去还是留?
■随着手机的普及,现在我市大多数的公用电话亭都已残破不堪
■有市民建议,除在人流较集中的场所设置少量公用电话方便市民使用外,其他地方的公用电话可撤除
记者 赵明 见习记者 何滢
本报讯
随着手机的普及,公用电话亭的使用频率急速降低,它俨然成为“怀旧”的代名词。曾经方便市民通讯的公用电话亭也因年久失修,成为文明城市街头的污点和顽疾。
公用电话是去是留?在11月27日的随机采访中,市民各持己见。
现状:电话亭和电话机残破不堪
在雨湖区中山路沿线,电线杆上依旧残留着几台IC卡公用电话机,但多数已经破旧不堪。
“这些电话机放在这有好多个年头了,现在却成了扫不走的垃圾了。”附近居民对这些惨败不堪的电话机很无奈,他们说安装之初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方便,“那时家里没装座机,打这个电话不贵,很好用。”
然而,随着座机和手机的低门槛消费和日益普及,IC卡电话失去了市场,电话机和电话亭“失宠”引发的连锁效应是,破坏电话机的频率远高于维修频率。
被小孩玩火烧过,被醉酒者砸过,电话机里的金属零件甚至被拾荒者拆卸送去了废品店……饱受“摧残”的公用电话机和电话亭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光彩。相较于开发时间较短的河东新城区,河西公用电话损毁更严重。
除了电话机外围部件损坏和卫生环境较差外,电话挡板也成为牛皮癣广告的藏身之处,电话的使用情况更让人失望。在抽取的10台电话里,只有1台的听筒里还能听到微弱的回音,但也无法拨打电话,“早就不能用了,你能听到声音算是中了彩。”一位居民说。
市民意见:留下,备不时只需;拆除,没有留存必要
如今,手机已经占据通讯市场的大半江山,座机入户普及也早已实现,公用电话的使用率已经微乎其微,如今仅有火车站、高校等小店还经营着公用电话业务。
“还是留下吧,手机没电或紧急情况还能用。”支持保留公用电话机的市民说,遇上手机故障、断电或丢失时,公用电话能应急,同时还能在非正常情况下拨打110等公共电话。
同时,公用电话低廉的资费,也是市民留恋它的重要因素,“买卡消费,比手机费便宜。”
而大部分市民持反对意见,认为IC卡公用电话已无存留必要。“毕竟使用频率微乎其微,真要应急,其他人的手机和沿街店面的座机都可以派上用场,何必重复设置造成浪费。”这部分市民认为,公用电话亭使用少,但维护成本高,而且容易遭破坏,势必陷入“修了又坏、坏了又修”的恶性循环,给文明城市建设“抹黑”。
有市民建议,在公园、车站和商场等人流较为集中的场所,可设置少量公用电话方便市民使用。
电信公司:将摸底换新
中国电信湘潭分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透露,全市创建文明城市的脚步加快,他们也注意到了“电话亭顽疾”,近期将对全市公用电话亭进行摸底统计,然后计算出使用频率和数量,确定设置区域和新装数量,对破旧损毁和没有使用需求区域的电话机将统一清理。
同时,对于保留的电话亭,电信部门将聘请专业保洁公司人员进行日常保洁,设备检修维护工作也将跟进,“也希望市民共同爱护这些公共资源,方便大家才是设置公用电话的初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