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潭警察“维和日记”之三:和平,我们此行的唯一理由

(2011-08-02 10:59:04)
标签:

湘潭

警察

维和

日记

杂谈

利比里亚时间:2011年7月31日17:40分  星期日 小雨转阴
北京时间:2011年7月31日1:40分 星期日 

 

■中国维和警察  本报特约通讯员 胡红章

 

机场送别

    蒙罗维亚机场,一个简陋的国际机场,承载了众多国家维和人员的聚散悲欢。一大早我们就来到这里送别浙江警队。离别的场面总是有些伤感,我们互相拥抱、鼓励,直到目送他们进入安检区。

    送别回来,我们突然觉得有些无助和孤寂。刚到非洲的这几天,因为有浙江警队的帮助和照顾,我们还没有身处异国他乡的感觉。但从今天开始,以后在这片异域的土地上,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打理。

    浙江警队在利比里亚度过了413个日夜,得到了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的高度称赞,也为我们的到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许在往后的一年里,利比里亚这方黑色的土地上依然会流传着浙江警队的传说,但我们湘军,同样可以在这片热土上创造神话!

 

适应“方言”和“作息”

     给我们培训授课的老师来自不同的国家:法国、埃及、加纳、巴基斯坦、菲律宾等。虽然都是用英语授课,但不同国度的人有着不同的口音,这使我们在上课时听起来有点费力。不过,浙江警队的兄弟们在自编“维和宝典”中提到了这个问题,他们要我们放宽心,只需一两个月就会适应过来的。

    埃及人Wesam是我们的车辆驾驶教官,为了帮助我们通过联合国的驾驶考试,他将每天的培训都安排得相当紧凑。联合国的中午没有休息时间,只留有短暂的午饭时间。这让部分在国内习惯了午饭后小憩一会的队友们有点小小的不适应。但是,我相信再过些时候,一切都会习惯起来的。

 

内战·殇痕

     今天在街道上行走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路边钢质的灯柱上,布满了穿透性的弹孔,可以想象这个国家当年的内战有多么惨烈。从1980年开始,利比里亚就一直笼罩在内战的阴霾中,长达20年的内战,饱含了太多的血泪。

     利比里亚,这个曾自诩为美国第五十一个州的非洲国家,用一幢幢废弃的楼宇诉说着昔日的繁华,用一双双无助但清澈的眼眸传递着对战争的畏惧和对和平的向往。

    这是我们来到这里的理由。 (见习记者 谷凤 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