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流年追忆——童年时看电影(散文)

标签:
童年时看电影在没有电视看露天电影孩子们坐在一起快乐是多么简单 |
分类: 文学通讯类 |

童年的往事,犹如那石入碧波的水痕,远了,淡了;小溪是大海的童年,花朵是果实的童年,历史是未来的童年;甜蜜.天真,却不乏顽皮,那是我的童年。童年里酸甜苦辣的事情样样具全,但只有一件事,却犹如一首唱熟的儿歌,时时萦绕在我的心际。
记得小时候四季之中,我最爱秋。春过于明媚娇艳,夏过于炎烈逼人,冬过于凛冽萧条,唯之于秋,皎月正圆,鱼虾肥嫩,橙黄橘绿,丹桂飘香,秋菊正开,寒潭映月,秋月青苔。难怪林肯这么说,“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甚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齐,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郁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短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秋之宏大的恩赐。”郁达夫曾在《古都的秋》里赞叹,“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划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处暑节气是捕渔旺季,因这时的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虾贝类发育成熟,鱼群还停留在海域周围,渔村都会举行开渔节仪式,欢送渔民出海捕捞。处暑还有“出游迎秋”活动,那时秋意渐浓,正值野游玩耍、迎秋赏景的好时节。秋高气爽,云淡天蓝,白云游荡,变幻形状,让人遐想,不像大暑时,浓云成块不动,故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
秋天的天空高远而澄澈,偶尔飘过残云,像是垂玉欲滴,忽而一阵阵凉风,遽尔吹散,天空顿时明净,时而阵阵秋雁鸣叫着划破长空,皓首仰望,它们矫健的身影或排成“一”字或排成“人”子,愈飞愈远,成一点点,最后消失在云的边际,而对着这秋风秋雁,怎不令人意兴惴飞,酣畅淋漓。
小时候夏到秋天特别喜欢在河里游泳,因为小时候夏到秋天特别喜欢在河里游泳,后来有一天穿着衣服跑回家肚子疼得不得了,一整天都窝在床上,到后来肚子不疼了,但是每年的夏天身体一出汗就发冷,一冷就肚子疼。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活动,主要是“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布施活动。搭建普度坛,架设抢孤棚,竖灯篙、招孤魂、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中元节夜放入江河,任其漂流,是为了普渡河中落水鬼和岸上孤魂野鬼。死了的冤魂怨鬼,在地狱里受苦,鬼节放假期间,若拾得一盏人间河灯,就能托生。
记得小时候家中祭祀地藏菩萨,特别之处是供香烛祭品于门口,还在日常走动的河埠、井台、牛舍、猪圈、菜园等小路两旁,都插了许多支香,香火镶边夹道,沿路星星点点,夜里十分好看。孩子们还偷拔路边残香,插在茄子上,系了绳甩圈,飞火流星,自感威武之极。
叽叽喳喳的小麻雀跳跃在紫薇花树枝头,全然是喜气洋洋的神情举止,成群结队的蜻蜓恍若迷路的鸥鹭,浅飞盘旋在多彩的紫薇花中流连忘返,几只黄鹂鸟在紫薇花的前后左右啁啾,一展抒情的歌喉,唱响秋天中一份难能可贵的喜悦,小鸟衔来一米明媚的阳光,成阵的蜜蜂穿梭徘徊在紫薇花温馨浪漫的胸襟。
一群群翩翩起舞的彩蝶缠绕花树的枝头朵蕾处,多像赴约夏秋之交音乐舞蹈专场的盛况,宛如现场彩排蜂音蝶舞的专场宴会,紫燕居高临下,立在高压电线上,神情是那么的轻松愉快,时而左盼右顾,时而俯视紫薇花树中美奂绝伦的景象,分享蜂蝶音乐舞蹈的妙趣横生的意境,在秋高气爽的蔚蓝色天空下显得贻笑大方。
处暑往前,无法完全摆脱炎热,甚至不乏酷热。往后是凉了,可是凉过了头,早晚便有些寒。古人说“二八月乱穿衣”,八月是指农历的日子,是在处暑之后。一早一晚,毛衣、毛裤都用得上。早先没有毛衣、毛裤,棉衣、棉裤也抖露出来准备随时御寒。瞻前顾后,唯有处暑里的日子最可心宜人。“处”者,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这才发现,处暑虽然也有个暑字,那个暑字与小暑、大暑的暑截然不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指出:“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原来处暑就是全面炎热的结束、全面凉爽的起始,秋高气爽一词就是此时的专利。
童年时,处暑节气前后看电影也是我们特别高兴的事情。只要看到放电影的伯伯一进村,伙伴们高兴得就像过节似的,争着到处宣扬“有电影看咯!有电影看咯!”太阳刚下山,我和几个小伙伴就早早吃了饭来到了小学的操场上。放电影的伯伯利索地挂起电影幕布,然后试着放几个镜头。天渐渐黑了,电影正式开始放映了,大人们也陆陆续续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人群中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那时候,在没有电视,文化娱乐极其匮乏的年代, 看一场露天电影,对于孩子们来说比过年还要激动万分。
盛夏,是看露天电影的最好时节。小时候,只要听到有电影的消息,心里特别高兴,早早地巴望着月亮星星快点把太阳撵走,好让我们快点看上电影。有露天电影的晚上,家家户户一回家都忙着做晚饭争取时间。太阳一落山,着急的我们一个劲的催促家里人赶紧吃饭,自个儿胡乱吃几口饭,拿上小板凳冲到广场上去占位置,生怕好位置被抢光了。
大人们一边看电影一边拉着家常,孩子们坐在一起,情节好看的就多看几眼,不好看的就在一起玩,还可以跑到银幕背后,看所有放映出来的画面都是反的。小小的心里,对放映员充满了敬佩,他能在一块白布上变出这么多有趣的画面来。那种乐趣,那份开心,哪里是现在规规矩矩坐在电影院里能够感受到的!那时的快乐是多么简单!
现在回想起来,电影放的是什么名儿,电影里演的是什么,有什么演员,已经记不清了。清晰记得的只有大人和小孩子们的那份激动,那份期盼,那份热闹,那份快乐……
有时,想一想童年,脑子中一片空白,似乎想不起什么,也没什么可说。可是当看到自己班里的孩子们在操场上嬉戏时,静下心来,那小学校边上的梧桐树,那地里又大又圆的西瓜,那小河流水中的小鱼,又会在脑子中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