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清明节思念父母,回乡扫墓(散文)

(2025-04-03 08:00:39)
标签:

清明节思念父母

回乡扫墓

思念依旧

年年依旧

香烟袅袅念悠悠

分类: 文学通讯类

【原创】清明节思念父母,回乡扫墓(散文)

清明节是中国二千多年来民间祭祀的传统节日。清明祭祀是一种生者对逝者的怀念与敬重。清明怀故扫墓,在祭祀逝者时,感恩之情便会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护,感念父母的生养之恩,表达自己对亲人的诚敬之心等,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课,使灵魂深处的道德理性被唤醒。

4月4日清明节一大早,我们家人就前往父母的墓地祭吊、扫墓。

天气渐暖,通往墓地的小路倒也干爽,没有想象中的泥泞。大片大片的果园,已被果农修剪的整整齐齐,正等待着花的绽放,期待着秋的收获。虽然,春意浓浓,大地泛青,草木萌动,枝条吐绿,偶见向阳坡一些不知名的野花,已伸展着腰姿,绽开笑脸。但此时脑中早已被对父母绻绻的思念所占满,那纷飞的泪水,浸湿了心,打湿了双眼,任凭那一丝幽幽的心绪和淡淡的哀伤裹着思念在心海里飘逸……

清明怀故扫墓,在祭祀逝者时,感恩之情便会油然而生。感先祖的佑护,感念父母的生养之恩,表达自己对亲人的诚敬之心等,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课,使灵魂深处的道德理性被唤醒。

也许是老天爷也体恤芸芸众生的感恩之心,清明时节,天总会飘洒雨丝,犹如亲人飘洒着思念的泪水,唐代诗人杜牧的笔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遇断魂。”不仅将风飘飘,雨潇潇,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销魂的扫墓、祭奠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而且至今读起来,仍然那么哀怨,那么亲切。

 风轻轻烟雨疏稀,情切切清泪几许。每年清明时分,我都要携妻回到故乡,在父母的坟前祭奠。跪在父母双亲的墓前,摆放几样小菜,点燃一对蜡烛,敬上三炷佛香,献上一束白花,焚一叠纸钱,洒几盅美酒,感念父母的生养之恩;寄托父母的无限哀思;缅怀父母的音容笑貌。

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来到父母的坟前,但见四周又添了几堆新坟、几分凄凉。“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心中不禁想起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中的诗句来。是啊,人生苦短、生死离别,年年肠断处,相顾无言,招呼无语,唯有泪两行。

纸钱悠悠化烟去,清香袅袅寄哀情。望着忽聚忽散的烟火,看着飘忽不定的烛光,父母双亲的身影,如同胡杨树上飘落的花絮在眼前纷扬。红烛泪,纸钱飞,一声一句化香灰,坟前跪述思念情,寸草墓旁风雨吹。

【原创】清明节思念父母,回乡扫墓(散文)

昔日朝夕相处的亲人己远去,那份痛苦与无奈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弥补的,活着的人,注定要背负失去至亲至爱的痛苦。以前我对清明的感觉很淡,直至父母亲去世后,我才觉得清明这个节日的沉重,总会让我回想起父母生前的那些片断,重温那些远逝的亲情。

 每到清明时节,都是我思念泛滥的季节。想起那些尘封的往昔,点点滴滴,都像一股股清泉,滋润着我的灵魂。

岁月如梭,弹指间父母双亲相继去世已有10多年了,思念如渴,牵挂流长。往事历历再现,一切又好似昨天。双亲的面容、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眼前。

 每逢清明,阴阳相隔,唯一隔不断的是那思念之情。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这么多年来,您们的音容笑貌总是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萦绕在我的脑海和梦中。每当这个时候,儿子多想长时间留住您们在记忆中的那些鲜活画面,每次都想回忆起关于您们的点点滴滴,唯有把对您们的千般思念万般牵挂一次又一次默默地刻在儿的心里。

站在父母的墓前,望着眼前:细雨濛濛,一抔黄土,满目苍凉。难道生我们、关爱我们、耗尽了毕生的心血,引领我们兄弟姐妹们走上了正确的人生之路的爸爸、妈妈就长眠于此吗?瞬间,爸爸、妈妈慈祥的面庞浮现在眼前,那亲切的教诲话语萦绕在耳旁。

【原创】清明节思念父母,回乡扫墓(散文)

 我闭上双眼除了泪水,还仿佛看到了冥冥之外的另外一个世界。苍苍白发的父母,寂寂之中站在十字路口。还是当年常穿的布衣被风吹起,身影在风中瑟瑟发抖。也许他们正仰望苍穹,渴望知道人世间的儿孙们是否在今天想起了他们,儿孙们是否一切安好。

 佛说:感恩方知足,关爱则付出,舍得方无悔,珍惜则幸福。此时的幸福不等同于享受,也许前者更偏向于心灵的陶冶,与实用的功利无关。

清明,踏青祭扫,仿佛人世间的哀与乐都交织在这一天。缅怀追思的心绪,清新明快的心境汇聚在一起。这一天悲伤的成份并不很多,相反,节日的气氛倒显比较浓厚,因为扫墓是与天堂里父母的一次聚会。

先让久违的父母品尝几样家乡可口的小菜,再干一杯醇厚的老酒,向他们告知家族里的悲欢信息,唠叨几句自己的心思,祈祷父母保佑子孙幸福安康。如此一来,清明祭祀对亲人的思念就变得更加真实了许多。

清明,除了祭奠赋予我们生养之恩的父母外,还应追忆些什么?在一片萦绕着惆怅与哀思中,理解了逝者如春花秋叶,寂寞轮回的自然规律,我的心情自然也就淡然了许多。

清明,故乡墓园下着泪雨的天空,不再是晴空万里,无数的亡灵等待着亲人的到来,那些再长的鞭炮,再多的纸钱,或许只是心灵深处赎过的表现。人死了,这些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他们需要的是活着时的尽孝,哪怕只是喂一口饭,梳梳头,与他们说说心里话,都可能像暖流一样流过彼此的心田。

与其死后祭拜,不如生前孝敬。生前尽了孝,心中无遗憾。善待吧,善待一切应该善待的人。我不想看见或听到阴阳相隔的悔恨,我讨厌那种虚情假意的作态。

 【原创】清明节思念父母,回乡扫墓(散文)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应该重视当下,珍惜亲情,关爱家人,不要在将来面对他们的死亡离去时,再感到悲切和懊悔。

有位老者说过:“老小孩,老小孩,父母老了就是小孩,孝敬父母不如把父母当成子女。”我赞成这种观点。想想不是吗?中华民族的一代代传承到了今天,父母给予子女的何其多,而子女回报父母的却是何其少啊!有几个父母不是时刻惦记着孩子的,又有多少孩子在时刻惦记着父母呢?

如果在天有灵,爸爸妈妈今天一定会很高兴的”我摇曳着哀思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感慨地说道。是啊,妈妈生前最喜欢孩子们围绕在身边,快快活活地吃着、玩着、笑着,平平安安的生活着。今天,不仅是你们的儿女,连孙子、外孙女也都来祭奠了,而且,都按照老人的教诲,活得充实、恬静,在天国里的爸爸、妈妈,得知、看到此情此景,还能不高兴吗?!

我们在老人的墓前述说着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畅谈生活的前景,祈福着美好的愿望,用微笑扬起生活的风帆,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万里儿不愁。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无声的,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却是有声的、有限的。子女有病,父母揪心,牵肠挂肚;父母有病,子女问问看看,父母就已很知足了。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而子女的家可不一定是父母的家。当今社会,人情世道都在变,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啊。

现时社会飞速发展,父母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还是要少点交际,少点应酬,找点空闲,挤点时间,常回家看看。父母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的这种行为,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

我虽不信天堂之说,但心之深处,却难免不自觉地往那些虚无飘渺的事上联想,暗自祝福,愿天上也有一个人间,愿已故的父母都能安康快乐。

风飘飘纸灰飞扬,雨沥沥泪如泉涌。忽然间我发现自己老了许多,不知不觉中感到了人生的疲惫。蓦然回首,坟前那棵胡杨树已萌发出了无限生机,泛绿的枝条随风摇曳着,仿佛在向我频频招手,替天堂里的父母收下了我的深深眷恋。

时值中午之时,祭奠完毕,我们一大家子,铭记父母生前的教诲,怀揣着美好的期盼,沐浴着春天的气息,踏上了归途,去迎接喧嚣的生活的挑战。期待孙女孙子争取到更多、更好地成绩,明年清明再向天国里的妈妈、爸爸汇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