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生最美好的修行是宽容
标签:
人生最美好修行是宽容处世有度量理解别人以大事化小 |
分类: 人生感悟类 |
荀子曾经说:“群子贤而能容墨,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西方有句谚语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里所说的就是宽容的道理。综观儒家的仁政,道家的无为,佛家的慈悲,基督的博爱,无不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宽容哲学。
在人的一生中,宽容是指人处世有度量,不苛求。能够有谅解、克制、包容的胸怀。俗话讲:“记人之长,忘人之短”说的即是宽容。但是宽容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它是随着人们知识不断地丰富、智慧不断地增加、修养不断地提高,才慢慢感悟出来的人生道理。
也就是说,它是人的思想品性、社会阅历、人生抱负、文化修养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宽容的人能够理解人之难,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从而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反之,只会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讽人之缺,责人之误,使人厌之、惧之、避之。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宽容别人,才会给自己带来广阔的天空。在为人处世中不搞惟我独尊,对不同的观点、行为要予以理解和尊重,即使自己有理,也不能咄咄逼人,得理不让,把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强加给别人,要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所以,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是一种崇高的美德。

那么,做人宽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宽容,是做人的一种修养。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宽容不仅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修养。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宽容待人的胸怀都可以凝聚人心,产生无穷的力量。豁达大度,胸怀宽广是一个人有修养的体现。人与人交往中,宽厚待人是一种修养,人有宽容则进步。有了宽容的胸怀,才有容天容地、容江海的崇高和博大,才有来自心底的真挚笑容。人生有了这种宽容的气度,才能安然走过四季,才能闲庭信步笑看花落花开。
宽容,是为人的一种品质。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宽容的品质,才会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才会有爱人之心,有容人之量,成为识大体、顾大局的人。人只有宽容才能胸怀广博,才能任恩怨沉浮。学会宽容,你的人生会从容,轻松,潇洒。人性也得以升华。能够宽容别人的一定有一颗天空一样宽广的心,能容下天地万物,世间万事,这就是做人的一种品质。
宽容,是待人的一种襟怀。人生若棋,成熟的人会常抱宽容之心,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能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不会为名所累,为利所羁,为情所困;成熟的人常守宽容之志,不会艳羡功名,更不会沽名钓誉,不会贪婪钱财,更不会利令智昏;成熟的人常怀宽容之念,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稳定自己的情绪,取舍随心,镇定自若,达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
宽容,是塑人的一种谦让。明朝的《菜根潭》说道:“处事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其中的“让步之说”,就是一种谦让的美德。别人犯了错,如果你宽恕了他,他一定会心存感激,对你肃然起敬。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做傻气、吃亏,但在胸襟坦荡的人眼里,对人宽容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化解了自己与他人的恩怨。
宽容,是谅人的一种理解。只有理解别人,才能宽容别人。当人与人之间无意中触犯了你,潇洒一笑是宽容的美态;当别人错责你时,无须辩个是非黑白,要知道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你好。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想活的轻松就得学会宽容;想学会宽容,首先要做到理解。
宽容,是容人的一种坦荡。坦荡是一种豁达,是比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的胸襟,是宽广和宽后的叠加,延续的升华。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宽容有度,宽容无价,宽以待人,这是人生处世的基本法则。如果能够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那我们的生活则是一种坦荡的生活,我们的一生则是不凡的一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