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人生应该拥有一颗助人为乐之心

(2016-10-22 12:38:57)
标签:

乐于助人

人格升华

最高境界

良好品质

道德修养

分类: 人生感悟类

【原创】人生应该拥有一颗助人为乐之心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中国是礼仪之邦,乐于助人历来为育人大计的重中之重。这是一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幸福!助人为乐的思想早在古代就产生了。

孔子提出的仁爱,墨家主张的兼相爱,交相利以及乐善好施的伦理思想和原则,都包含有助人为乐的意思。近代资产阶级提出的博爱口号,也有助人为乐的成份。

助人为乐能使人身心快乐。一是体现在精神上。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人都是有良知的,而助人为乐正是因为满足了人的良知而产生精神上的愉悦感,就像郭明义说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二是体现在健康上。助人为乐所产生的欢愉、轻松和幸福感,对于助人者的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助人为乐确实可以改善健康,从事慈善事业和做其他好事的人,情绪更稳定,压力更小,不仅生活态度越来越积极,而且体魄也越来越强健。

三是体现在生活质量上。助人者人恒助之。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一个篱笆要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主动帮助别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别人也会伸手相助,大家相互扶持,守望相助,人生的道路会更加顺畅。

现代化建设需要助人为乐的精神,生活本身是酸甜苦辣的,助人为乐可以让世界更美好。做人的情操和理念是自己可以牢牢把握的

助人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他人的心;助人想夜里的一颗明珠,只因他人前进的方向;助人就像沙漠里的一条清泉,给予他人前进的方向……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地球将会变成一个充满爱和快乐的地方。

那么,做人应该怀有一颗助人为乐之心的内涵有那些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点:

乐于助人是一种传统美德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诸多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乐于助人是一种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

乐于助人,这是一种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别人给予的帮助。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将不再会看到别人得不到帮助时焦急的脸胧,雷锋就是乐于助人的楷模。助人为乐,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遇到天灾人祸或自身难以解决的难处,便有热心者鼎力相助。

助人为乐,是正直善良的人怀着道德义务感,主动去给他人以无私的帮忙,并从中感到快乐愉快的一种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我国古代先贤们有许多关于助人为乐、成人之美的处世格言,如“忽已之慢,成人之美”,“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后已”,“趋人之急,甚于已私”,“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言皆为良药”。两千年前墨子就倡导:“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其意思是说,对别人有利的事,即使从头顶到脚跟都受到损伤,也要干。这种精神发扬到此刻,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

乐于助人,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通常心地善良、与人为善、经常帮助别人的人,自己心中也总存欣慰、愉悦的感觉。乐于助人的孩子时刻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从而形成热情豁达、活泼开朗的性格品质。在关键时刻帮助别人,是高尚的世界观的体现。是的,古代有英雄的劫富济贫,当代有雷锋精神的出现。

助人为乐,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个人世间好比是布满无数支蜡烛的大厅,这些蜡烛就好比一个个人,有的在燃烧着闪耀良知和博爱的光亮,照耀着大厅,有的却熄灭了这种光,熄灭的越多,大厅就越暗淡。相反,如果人人都闪耀着这种光亮,就能让这个大厅永远光辉灿烂。

乐于助人是一种道德修养

助人为乐,是指怀着道德义务感,主动给他人以帮助,并引以为乐的一种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俗话说得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乐于助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传承并发扬了数千年,这种美德已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它作为一种社会公德,一种良好的品质表现,成为人们推崇的行为规范。

古今中外乐于助人作为一种社会公德,一种良好的品质表现,成为人们推崇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此时,往往会有一种无助、失落的心情,这时的一声安慰、一双热情的手,或者微不足道的同情话都会令人感动。这不仅仅是帮助了别人一次忙,更是温暖了一颗心,复苏了一份希望。
在人生的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相帮助的。碰到问题,要想方设法;遇到困难,要互帮互助;遭受困境,要鼎力相助。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当看到别人跌倒了,则会不由自主地扶他起来,这就是助人为乐。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助人是人的一种本能,一种境界,一种美德。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互帮的人际关系,是人的健康与自身的修养的必修课题。

助人为乐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公民在助人为乐做好事中,不计报酬、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和谐、健康、向上的风尚,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各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是一种有力的抵制。

助人为乐点亮自己,照亮别人,既帮助了他人,又净化了自己灵魂,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精神世界,提高人的素质。如果人们都不讲助人为乐,自私自利甚至尔虞我诈,那么社会就难以顺利发展,人们就会寸步难行。

乐于助人是一种良好品质

乐于助人是一种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它作为一种社会公德,一种良好的品质表现,成为人们推崇的行为规范。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此时,我们往往会有一种无助、失落的心情,这时的一声安慰、一双热情的手,或者微不足道的同情话都会令人感动。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此时,我们往往会有一种无助、失落的心情,这时的一声安慰、一双热情的手,或者微不足道的同情话都会令人感动。这不仅仅是帮助了别人一次忙,更是温暖了一颗心,复苏了一份希望

助人为快乐之本,关心体贴他人,在他人急需的时候,能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和照顾,急人之急,帮人之苦,忧人之忧,救人之危,在别人得到帮助的同时自已也能从中得到快乐,这是人的一种高尚行为。心地善良,能把别人的不幸当作自己的不幸,从心灵深处关心别人,对别人有同情心。

俗话说得好:“别人的帮助是温暖的。”每当你需要帮助时,你的朋友挺身而出“拔刀相助”,这难道不是对你莫大关心吗?难道此时你的心不会一下子温暖起来吗?就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我的朋友就无微不至的关心了我。

乐于助人是一种最高境界

助人为乐要有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并要把它贯穿在自己的生活中,作为为人处世的一种准则。当见人遇风险时,要先人后已。《三国志·蜀书》中有句名言:“每有患急,先人后已。”它要求人们,临危不惧,见义勇为,这是助人为乐最高思想境界的体现。

《世说新语》上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华歆、王朗二人一齐乘船避难。半途遇有一人想要搭乘便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幸而船上还有空余,为什么不许可呢?我们要多做帮忙人的好事才对。”这个人上船后不久,就听到后面杀气四起,原来是盗贼追来了。

只见盗贼离船越来越近,在这事态险恶之时,王朗想抛弃之后的这个人,但是华歆说:“我原先之因此犹豫,正是正因思考到这种状况,既然已经理解他的请托,怎样能够正因形势危急而见死不救呢!”最后,他们最后使那被盗贼追赶的人获救

乐于助人和助人为乐实际是一个含义,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是我们应该弘扬的优秀品德。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有些只是举手之劳,帮了别人又给自己带来快乐,何乐不为呢?如果说二者有区别还是从英语词的用法上讲,乐于助人是持续性动词,是经常性,习惯性的行为,而助人为乐是瞬间动词,是一时的,偶发性行为,一个人经常做助人为乐的事情,那他就是乐于助人。

区别一个人是否自私,就看他的行为是否损害了别人的利益。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高尚,纯粹,但我们凡夫俗子是很难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我们可以尽量多做助人为乐的事情,做利人利己或者说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决不做损人利己的缺德事。虽然不很高尚,纯粹,但比起生活中一些专做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也不利己事情的人,我们还是无愧于内心的。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助人为乐,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乐于助人是一种人格升华

乐于助人,这是一种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别人给予的帮助。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将不再会看到别人得不到帮助时焦急的脸胧,雷锋就是乐于助人的楷模。

乐于助人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视帮助他人是件很快乐的事。急人所难,解人所忧,体现了个人或组织及团队对往事的立场与观点,它与漠不关心、落井下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乐于助人  人活在社会上,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体,人与人之间需要很好得交流、沟通和帮助,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要做到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首先必须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冲动去主动认识别人,不封闭自己,愿意敞开内心世界,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出足够的自信,不卑不亢。

在交往的过程中,要以诚相待,对别人的事情热情关心,对别人的困难想办法解决,这样才能够取得别人的信赖。这样,当别人快乐的时候才会跟你一起分享,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才会毫不犹豫的给你帮助。帮助别人,可以从中得到一种别样的快乐

一个人如果拥有乐于助人的理念,那么它就会在社会形成良好的声誉,就会使自己和自己所存在的圈子产生强大的磁场,如此前进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宏伟目标的展开与实施才能越来越顺畅

助人为快乐之本,关心体贴他人,在他人急需的时候,能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和照顾,急人之急,帮人之苦,忧人之忧,救人之危,在别人得到帮助的同时自已也能从中得到快乐,这是人的一种高尚行为。 

 

      资深中原耕牛精彩赠玉

文博力作很给力,精彩纷呈促进取。
乐於助人做奉献,温馨善导传知识。

 

 

好友诗人老丁精彩赠玉

乐善好施是传统,助人为乐好事情。

礼仪之邦重大义,教育后人要遵循。

孔子提倡讲仁爱,墨家主张常善施。

洋人讲的是博爱,中国古代早产生。

                          
助人为乐心愉快,人人都可学雷锋。

恻隐之心人皆有,羞恶之心人有之。

满足精神愉悦感,帮助别人乐自己。

有利健康做好事,从事慈善身轻松。

助人为乐心欢愉,随时觉得身轻松。

从来慈善有好报,改善健康自心中。

情绪稳定压力小,温暖他人性宽宏。

主动热情帮助人,关键时刻在行动。

                        

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人都需人帮助,互相扶持理应当。

互帮互助互伸手,人生道路更顺畅。

酸甜苦辣是生活,助人为乐才美好。

                      

助人温暖他人心,就像冬天一把火。

漆黑夜里明珠亮,沙漠当中一清泉。

乐于助人心一颗,给人指点方向明。

传统美德靠传承,优秀品质觉悟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