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爱做饭的德国人

(2020-04-25 20:36:25)

大米和面条在德国一直都很受欢迎,在疫情发作之前就是这样的情况,疫情发作之后,众人抢购,大米只剩下那种给动物吃的质量很差的品种,而面条货架上也是空空如也。疫情让不喜欢做饭的德国人立马现了原形出了丑。

许多年前,德国的一个名厨就大声呼吁过:德国人的做饭能力已经大大地下降。现在人们终于相信他的话了。疫情使得大大小小的餐馆关门,街角那些既方便又价廉的意大利土耳其中华快餐店都顷刻之间消亡了。许多年轻人平时都爱去那里解决饭事,现在不得不回到自己家里的灶台边,动手做饭。

从前,一个家庭妈妈做饭的时候,同时也在教会子女做饭,一代一代人就这样把做饭的本领接过来传递下去。但是,现在这个传统没有了。电视里和网络上播放的烹调课程并不能补偿这种损失。一些人最多在周末的时候自己做一顿饭,或者家里有什么庆祝活动时,亲自动手做一点糕点。这不能算做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进食方式。

今人工作很紧张,我们已经习惯买加工好的食物,或者去外卖店买回家来吃。白天吃食堂,晚上去快餐店,间或去面包店买一点回家吃。但是疫情来了,平时的习惯被打破了,所有的人都要去超市购买食品,他们站在货架前,开始思考,“我要怎么做饭?”有些人图省力,就买冷冻披萨,回家放炉子里烤烤就能吃了。煮面条也不太难,再买一瓶酱汁浇上去就可以了,好像这事也没什么难。

想起以前在德国一所学校上学的时候,一个来自摩洛哥的美丽女生受了德国人的气,大骂他们是“罐头怪物”,我很能理解啊。摩洛哥人大约同我们中国人一样,每天去菜市场买新鲜的食物回家,自己动手加工做饭。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五口人,每天吃饭的桌子上至少要有四菜一汤。开始是我妈妈做饭,后来姐姐长大了姐姐做,她的手艺就是来自妈妈,还有每天大家在公用厨房里厨艺切磋得来的手艺。再后来姐姐上班了,哥哥做饭。我是家里最小的,不用做饭,上面总有人为我罩着。中学毕业下乡,我也要自己动手做饭,全部都用原材料做饭,那时很少有加工好的成品或者半加工好的食物。

我们仔细想想,做饭实在是一门艺术,光是土豆的做法就有成千上万种。有人说,煮土豆有什么难,谁都能学会。但是专家不这么认为。去年的夏天,有过一个国际性的比较,调查的结果是,德国人的做饭能力很差很差,大约只有46%的人每天做饭、在意大利是79%、德国人比英国人略强一点,在欧洲属倒数第二名。欧洲其它国家的人们都很注重用新鲜的材料做饭,但是德国人不这样。

这次疫情中,德国面食的销售比这之前增加了1,7倍、大米的销售增加了1,8倍,面粉增加了2倍、烤面包的混合粉增加了3,3倍,只要是可以长久保存的食物都有了显著的增长。德国著名的大厨对德国人吃饭的现状很失望,他说,对食物的认识和尊重,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得到。一道好吃的菜肴,要通过许多细致的工作,还有美食理论的指导,才能得到。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找到食物营养既平衡又美味的途径。

我九十年代初来到德国,一直坚持用新鲜材料做饭。虽然有时也学德国人的样子,买一些罐头、冷冻披萨或者全加工食品,但这些东西只在自己来不及做饭的时候享用,毕竟自己做的菜合自己的心意口味。

现在,我每天中午做一顿热饭,早上和晚上老公吃面包,我就随便解决了。比起小时候,我觉得自己也是在退步。在我婆婆活着的时候,我看她也是每天自己做热饭热菜,还时不时地烤个蛋糕。由于疫情的关系,在家的时间多了,我就去看《舌尖上的中国》,以前一直想看总也没看成,现在很用心地看。突然发现,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多么宝贵的做饭经验。我知道,这套节目选择的菜都是平民百姓的家常菜,如果再加上一些各地名肴和宫廷秘方,我们祖国的美食是一座多么丰富的宝山啊!

可惜,人越来越没有时间,越来越不注重自己做饭,盼望这种现象有所改变。至少目前有许多人尝试在家里自己动手做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谦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