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乡吃蟹

(2019-10-25 02:40:47)
标签:

杂谈

https://p.yhres.com/host/2017/10/18/1508292841067768.jpg-q75hm

静安寺晶品商场蟹谢的蟹粉炒蛋

 

 

今秋十月一日回乡,祖国70大寿,也是吃蟹的季节,俗语说:九雌十雄。讲的是阴历九月份是吃雌蟹的好时光,十月份是吃雄蟹的好时光。实质因为时差的关系,我十月二日中午到达上海,那是阴历九月初四;我在上海呆一周,吃蟹的可能性只能到九月初十一为止。朋友说:秋风起,蟹黄肥。现在秋风还没有起,蟹的肉质没有那么紧密。那么,我与蟹的缘分到底有多少呢?

 

这次在上海吃了三次螃蟹,当然,都是雌蟹。

 

第一次吃蟹,是在六日和中学同学聚会时,偶然点的螃蟹。那天原定要来的人数少了二位,订的菜太少,满足不了酒店规定的最低起价数。酒店是家好酒店,据说是吃京菜的好地方,那么必须要点一些比较贵的菜,才能达到要求。于是我就加了醉蟹,那蟹以半个为基数,我们点了六个“半个雌蟹”(实质三个)。可是,这个醉蟹不是宁波人说的和我们上海人理解的那种醉蟹:生浸的又嫩又咸的醉蟹;而是先煮熟后再酒浸的蟹,所以颜色不是白的,而是橙黄色的,有点淡乎乎的酒味,彬彬吃了一口,说口味非常好。同学们客气,多留了蟹给我吃,所以,我吃了“二个半个”整个蟹。这次吃了1300多元,人均200元。

 

第二次吃蟹,是八日同二位好友相聚,一位已经有四十多年未见面了,刚好陪老公从美国回来公干;还有一位是留守在上海的铁杆闺蜜。由闺蜜做东,她在网上精心挑选了静安寺晶品商场里的蟹谢。目的是离家近、评价好、又是专业吃蟹店。那里的蟹是论两出售的,我们要了三个三两的,那曾想,那蟹里面的肉松松的,蟹黄也不怎么多,总之,没有第一家的好,但是价格还贵,真是负了同学的好心。不过,意外的惊喜是,那里的蟹粉豆腐非常地好吃,大家立马分掉吃了。后来想,为何小蟹比大蟹好吃,是因为大蟹还没有经过秋风的考验,而小蟹不需要经历风浪,体格小,早已长成结实的身躯。那次小芸付了800多元,也是人均200元。

 https://youimg1.c-ctrip.com/target/100d0z000000nessy5047.jpg

静安寺晶品商场蟹谢

 

 

第三次吃蟹,是我在南京西路茂名路口的儿童食品店边上的熟食店里买的。一次偶尔走过,看到里面有螃蟹出售,就牢记在心。其实,我并不需要买熟食回旅馆吃,我们每天都在外面吃得饱饱的。但是因为嘴馋,还是买了二个回去,个头不大,但是非常结实,也是先煮后醉,大约上海现在流行这种吃法。18元一个,还赠送一盒炒百叶。我是在九日下午买的,晚上在酒店里吃掉一个,很过瘾。第二天早上又吃了一个,本来觉得应该没事,蟹是酒浸过的,当前也不是大热天。结果还是出了问题,吃下去后,胃马上不舒服,翻江倒海地呕吐,对着马桶吐了足足有二升的胃液。还好,把胃腾清了,不然的话,接下来打的去机场,司机要倒霉了。

 

记得小时候,吃蟹是家里的一件大事,姐姐是最积极的。她会和父母一起弄姜弄醋,包扎大闸蟹,刷洗干净,然后用锅猛火蒸。锅盖边上要垫纱布或毛巾,防止漏气(过去人家用的锅都是吕的,盖子都七翘八裂的),锅盖上还要放石头,因为螃蟹受到高温要挣扎。我们人类为了饱欲口福,对小生物多么残忍!

 

那是文革过后的某一年夏末秋初,我躺在大写字台作的床上,天气仍然很热,所以我那时总不睡床,而是铺一张席子在写字台上,睡在其上,又靠着窗,挺凉快。房门敞开着,我听得一声喊,抬起身子望向门外,是阿姨和姨夫来了。我心里一个念头起来:他们送螃蟹来了。果然,他们手里拎着一串大闸蟹,走了进来。文革中,我们亲戚之间害怕惹事,大家都相互不来往。后来形势渐渐地放松了,大家又开始走动了。我奇怪自己的第六感觉,怎么这么地准确?

 

回忆往事,吃蟹多与友情和温情相连。

 

某年回国,过去插队落户结交的干姐妹执意地送了我一张600元的蟹卡,她告诉我只要我按照上面的电话打过去,人家就会帮我挑好蟹,洗净蒸好,按照我指定的时间送货上门。可是我怎么能收她这么昂贵的礼物呢?我坚决不肯收下。

 

还有一次,我对好友小云表达了想吃蟹的愿望,她专门去菜场选蟹,在家里蒸好,还另约了一个发小,我们三人在她家里,开开心心地吃了一顿蟹宴,她还在楼下订了一只北京烤鸭,自己炒了几个菜,做了一锅汤。同学的友情,让我永生难忘。因为我没有了妈妈,失去了姐姐,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一家人围着一起吃大闸蟹。是同学之情帮我弥补了缺憾。

 

上海人喜欢多管闲事。有一次回国,我走过山海关路自由市场,那里有一家熟食店出售螃蟹。那个时候,可能国民收入还不高,买蟹的人不多,看的人多于买的人。那蟹要五十元一个,为什么那么贵?可能那个时候货源少,不像现在的螃蟹,没有这么贵了,而且现在的人民币,也没有那个时候值钱。我当时也是要了二个,那个阿姨的手抖抖簌簌地帮我挑蟹,嘴上说着:我帮你挑肥的。其实,我这个人挺随便,根本没上心。不料,边上围过来一大群人,说:这个肥、那个肥,就是你帮着挑的不肥。在众人的囔囔声中,这位阿姨只好听从了众人的意见,拿了人家认为的肥蟹给我。上海人真是有趣,在国外多年,哪看到过这样的阵势,回国一次,又开了眼界。

 

还有一年,我们中学同学一行人,一起去了苏州附近的巴城,那是吃阳澄湖大闸蟹最好的地方,其中有位男生从美国回来,男生们开着车,一路上说说笑笑,到了那里吃了螃蟹之后,又买了许多农副产品回家,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倩影。

 

最最有趣的一次吃蟹是在2017年10月,那次我住在外滩的酒店里,离大学同学清华上班的地方十分近,我们约好晚上见面,去附近吃饭。那天晚上我和老公、清华还有染料专业的阿鸣一起去了附近的一家店吃蟹。阿鸣的老公是轻工业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同这家店有业务联系。于是我们被请到楼上的雅座去吃蟹,那里比较安静,可以好好聊天。吃完饭,我们仨个女人冲向楼下的付费处,大家都抢着要付钱。仨个女人在楼梯上“打”起来了,后面的服务员看到了,大声叫道:你们别打了,在楼梯上很危险,要出事的!!!最后,还是清华抢着去付了钱,好像是400多人民币,人均100多元。

 

我们生活在德国的华人,要吃正宗的大闸蟹,是没啥指望的。但是,最近情况有变,据说中国的大闸蟹,随着货船进入到德国的汉堡港。大闸蟹繁殖力特别强,已经驱赶排挤了当地的生物,大闸蟹爬到公路上阻挡了车子的开行。报纸上号召人们去捕捉大闸蟹,只是德国人是不吃这种东西的,所以就有中国人去抓,抓了卖给中餐馆。可惜,我们住在西部,没有这种好事,住汉堡不来梅的中国人有福了。

 

过去人吃蟹,是为了解馋,今天人吃蟹多是为了愉快地相聚,回忆往事。身在海外,年年岁岁回忆故乡,只要以后是在吃蟹的季节回家,我还是会去和同学们一起品蟹,自己也会去店里买几个带回家尝鲜。这样的享受永远是没有边际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