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若望的秘密
(2015-05-09 02:11:59)
标签:
汤若望纪录片德国德国人传教士 |
分类: 灵修 |
本来想这个周末去汤若望的故居看看,这是很久以来的愿望。因为几年前我曾经给德国人做过关于汤若望的报告。可是德国铁路罢工,无奈只能等待下次的机会了。
今天晚上看了二部纪录片,都是关于汤若望的。一部是中国拍的,一部是德国拍的。比较一下,蛮有意思。
中国的纪录片里,很多的场景都是采用了德国片子里的部分,并且用极其模糊的镜头来遮盖,似乎害怕有侵犯版权的嫌疑。再比较一下拍摄的质量,觉得德国人做事比较认真,都是请了专业的演员,搭了布景来演出,尽管这是个纪录片,还是把它当成正式的历史故事片来拍摄,里面的中国演员也都是讲中文的,下面打字幕,以增加历史感。德国人去了很多地方,请了很多的专家来讲评,从多种的角度去解释这个人物。
中德二部片子都邀请了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专门研究传教士在中国历史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请他参与了拍摄。他讲的话很中肯,并且在拍摄德国方记录片的时候,去了德国拜访。其实他在90年代时在德国做过一年的访问学者,去过很多德国著名的大学作学术报告。
汤若望学识丰富,1618年受罗马耶稣会的派遣,同22个传教士从里斯本出发,经过好望角来到澳门,一路上历尽海盗,风暴和疾病的侵害,大多数同道都死了。1619年7月他在到达澳门后接受语言的培训,经过广东,杭州,江西,历时半年,最后到达北京。
看纪录片的时候,我心里不停地在想,这个任务对于汤若望是多么地艰巨,离开自己成长的地方,离开熟悉的文化和生活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充满了敌意的地方,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从学习语言和习俗开始。甚至还要战胜疾病,好多同道已经在路上死去。在受到诬陷关入监狱时,汤若望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到底是什么在支撑他能够在中国一天一天地过下去?不仅中国人不理解他,连派遣他的修会耶稣会也不理解他,对他在中国的作为有很多的批评。到底是什么信念支撑他这样活下去?可能他会常想到那些在路上就死去的同胞,别人连命都舍了,至少他还活着,还要接过别人没有完成的任务继续走下去。
听说北京有他的墓地,还有他建立的《南堂》,好想去看看。一个伟大的灵魂,让我们望尘莫及。
德国拍摄的汤若望纪录片:
https:///watch?v=oA9G_VM8NjQ&feature=youtube_gdata_player
中国拍摄的汤若望纪录片:
http://www.letv.com/ptv/vplay/1440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