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记2014(18)----乌镇de白天
标签:
日记晚餐轮椅车故地重游重镇 |
分类: 故乡 |

今年选择去乌镇,有二个理由。

一是几年前带母亲去过那里,印象很好,想故地重游。
那次是带母亲坐徐家汇旅游集散中心的车子去的,
路上在嘉兴停车,下去买了两个嘉兴肉粽给母亲吃。

二是想去看看木心的纪念馆,可是连影子都没有见到。
可能是还没有建好,也可能是离旅游景点太远。总之,一点有关的信息都没有看到,可惜可惜。
只是看到了茅盾纪念馆,当然,茅大人的名气要响得多。

和小时候的路边摊很像。不过,那时冰冻绿豆汤是用小碗盛的。

每年回上海探亲时,总要挤出点时间,去水乡一次。
只要自己在水乡的桥上站一站,心里就踏实了。
知道自己是回到了故乡。

去年去的是朱家角,前年去的是七宝老街,
某一年同儿子一起去的是西塘。
再某一年同丈夫一起去的是同里。

河边屋檐下的小姑娘。

水乡一景。

路边出售渔网的小店。
在从东删前往西删的途中看到。

在乌镇的大马路上,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房子,让人眼睛一亮。
甚至警察局的建筑都是这样的风格。
当地人花了不少财力和物力,将乌镇打造成一派旅游重镇。
听说现在的乌镇很有名,我偶尔选择这个地方,却是中了高彩。

民居的山墙。

西删茂密的大树。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删。
西删比东删好看好玩。

这里也是许多电影的场景地。
拍电影不用搭景,直接拿来拍就是了。

临街的木格窗。

喜床。
民俗博物馆。

青瓦进门。

恭候站立的大臣。

戏服的细节。

街头小吃。



和妈妈一起吃饭的小男孩。


民居旅馆。
听说在这样的民宿,住一晚要600RMB
我的天,比国外的三星宾馆还贵。
现在有钱人真是太多了。

有个孝子,推着坐轮椅车的妈妈在乌镇邮局前拍照。
我曾经推过妈妈上街,知道这个中的味道。
佩服佩服。





夕阳下,老太太在那里一针一线地绣花。
那么认真。

做丝绵被和绵衣的店。

店门前放有桑叶和蚕宝宝。







咖啡店。



我们在这里吃的晚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