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古巴德玛娃


标签:
古巴爱好者奏鸣曲弹钢琴眼光娱乐 |
分类: 杂谈 |
http://www.telekom-beethoven-competition.de/sites/default/files/styles/media_small_crop/public/profiles/guelbadamova_sofia_foto.jpg?itok=XD2wyAMm
看到网友小宇的文章,心想,还是把那一场音乐会也记录一下吧:
4月13日去看了一场Weltklassik am Klavier世界经典演出公司组织的古典音乐钢琴演奏会。
本来已经把这场音乐会忘了,但是报纸上的消息又提醒了我,所以我们还是没有错过这场音乐飨宴。
这个美丽的俄罗斯姑娘,弹钢琴的姑娘,就让我简称她为巴娃吧。
15年前我们就认识她了。那是她大约20岁还不到,初出茅庐,是个音乐神童。可以说,她是我们当时所见到的最美丽最优雅的女钢琴家。
她身着一袭柔软的礼裙,灯光下,一头金黄色打着小曲曲的头发,辫成一个粗壮的大辫子,甩在背后。青春洋溢的身子,显着俄罗斯女人的健康壮硕,并非那种娇柔做作的苗条。那时的她,很注意弹琴时的姿态,有点执意,却仍不失为讨人喜爱。
可是到场的观众人数不多,也许知道巴娃这个名字的人还不多,她不如今日的朗朗,几个月前,音乐会票子就一扫而空。又也许,这个小城里,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就是那些老头老太。总之,到场的人数不多。
当年的那个小姑娘有点不高兴了,那么美丽的小嘴,明显地撅着。收场时,不愿再出来,再来几个 Zugaben.
我们却被她的美丽和天才惊到了,买了一张她的碟片。
碟片的内页里这么写道:
巴娃出生于1981年的莫斯科,5岁起学琴,她跟从名师,是在那种收入各类音乐神童的学院内长大的孩子。1996年,巴娃15岁,来到德国的北部继续深造,难怪她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
接下来的巴娃,在美国,奥地利,波兰,瑞士,丹麦和德国各地,都取得了成功,得到过许多大奖。
可是这条路,不是一条容易走的平坦大道,有音乐天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Weltklassik am Klavier演出公司每年为这些音乐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多地接触古典音乐爱好者,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音乐家。
这次看到的巴娃,依然美丽,但是已经成熟了很多,举止间多了几分谦卑。她向爱她的观众多献上她的精巧的节目。
艺术家都是具有个性的个体,巴娃要求将天幕拉开一条缝,让她在琴键上奋力搏斗时,可以望向窗外的天空,深透一口气。
她在舞台的边沿和阶梯上布满了粉红色的玫瑰,白色的绒球花,还有那些细碎的绿草。
一个一个碗形的乳白色的玻璃罩内,都是闪闪烁烁的烛光,夹列在香花的中间,把整个音乐会的气氛,点缀得恰到好处。
巴娃这次为我们献上的是诙谐曲。演奏了格里格,舒曼,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和李斯特的曲子。
演出结束后,洛克女士带着巴瓦的儿子,一个大约5岁的可爱小男孩,上台献花。小男孩,学着妈妈的样,躬身向观众致意,巴娃用柔情的眼光注视着儿子。哎,小男孩,你是不是也开始学琴了?
小资料:
看到网友小宇的文章,心想,还是把那一场音乐会也记录一下吧:
4月13日去看了一场Weltklassik am Klavier世界经典演出公司组织的古典音乐钢琴演奏会。
本来已经把这场音乐会忘了,但是报纸上的消息又提醒了我,所以我们还是没有错过这场音乐飨宴。
这个美丽的俄罗斯姑娘,弹钢琴的姑娘,就让我简称她为巴娃吧。
15年前我们就认识她了。那是她大约20岁还不到,初出茅庐,是个音乐神童。可以说,她是我们当时所见到的最美丽最优雅的女钢琴家。
她身着一袭柔软的礼裙,灯光下,一头金黄色打着小曲曲的头发,辫成一个粗壮的大辫子,甩在背后。青春洋溢的身子,显着俄罗斯女人的健康壮硕,并非那种娇柔做作的苗条。那时的她,很注意弹琴时的姿态,有点执意,却仍不失为讨人喜爱。
可是到场的观众人数不多,也许知道巴娃这个名字的人还不多,她不如今日的朗朗,几个月前,音乐会票子就一扫而空。又也许,这个小城里,喜欢古典音乐的人,就是那些老头老太。总之,到场的人数不多。
当年的那个小姑娘有点不高兴了,那么美丽的小嘴,明显地撅着。收场时,不愿再出来,再来几个 Zugaben.
我们却被她的美丽和天才惊到了,买了一张她的碟片。
碟片的内页里这么写道:
巴娃出生于1981年的莫斯科,5岁起学琴,她跟从名师,是在那种收入各类音乐神童的学院内长大的孩子。1996年,巴娃15岁,来到德国的北部继续深造,难怪她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
接下来的巴娃,在美国,奥地利,波兰,瑞士,丹麦和德国各地,都取得了成功,得到过许多大奖。
可是这条路,不是一条容易走的平坦大道,有音乐天才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Weltklassik am Klavier演出公司每年为这些音乐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更多地接触古典音乐爱好者,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音乐家。
这次看到的巴娃,依然美丽,但是已经成熟了很多,举止间多了几分谦卑。她向爱她的观众多献上她的精巧的节目。
艺术家都是具有个性的个体,巴娃要求将天幕拉开一条缝,让她在琴键上奋力搏斗时,可以望向窗外的天空,深透一口气。
她在舞台的边沿和阶梯上布满了粉红色的玫瑰,白色的绒球花,还有那些细碎的绿草。
一个一个碗形的乳白色的玻璃罩内,都是闪闪烁烁的烛光,夹列在香花的中间,把整个音乐会的气氛,点缀得恰到好处。
巴娃这次为我们献上的是诙谐曲。演奏了格里格,舒曼,德沃夏克,柴可夫斯基和李斯特的曲子。
演出结束后,洛克女士带着巴瓦的儿子,一个大约5岁的可爱小男孩,上台献花。小男孩,学着妈妈的样,躬身向观众致意,巴娃用柔情的眼光注视着儿子。哎,小男孩,你是不是也开始学琴了?
小资料:
诙谐曲(Scherzo)也叫谐谑曲,是一种快速,节奏强烈的器乐曲,一般为三拍子,有令人惊奇、幽默的特点,是从小步舞曲中发展出来的,原文是意大利文意思是“玩笑”。
海顿首先在写作奏鸣曲时用诙谐曲代替其中的小步舞曲,后来贝多芬、舒伯特都运用这种手法。肖邦更是写作独立的钢琴诙谐曲,更具有戏剧性。
也有作曲家用这种手法写作声乐作品。
前一篇:学到二首美丽的德国诗歌
后一篇:父亲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