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由奇幻小说《穿墙记》说起

(2014-02-06 22:23:50)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1959年改编的电影在德国很有名,喜剧家汉斯瑞曼为此得到大奖,昨晚去看改编后很有成就的法国香颂音乐剧,导演巧思编排,场景一景多用,疯狂的演唱和夸张的动作,令人叫绝,由于找不到相应的中文资料,只好借景献花。谢谢作者。

[转载]由奇幻小说《穿墙记》说起

   依然记得那是一个周日安静的下午,随意选了一部有声读物,本想当作午后小憩的催眠曲,却被这篇不怎么知名的短篇所吸引,一下听完,睡意全无.

    小说的名字叫《穿墙记》,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主人公名叫杜蒂耶,是一个四十三岁的小职员,他整日安坐于自己的办公桌前,总是干着一成不变的工作,工作得不错,生活得不好也不坏,总之肯定不是让人值得羡慕的,但是呢他自己也没有主动想要什么的愿望,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有一种穿墙的特殊本领,但他并没有打算去运用它,直到新来的上司对他的欺压过于厉害时,他才有了报复心,他才偶尔使用了几回,而正是这几次使用让他见识到了穿墙本领所带来的效益,即他花了不到两周的时间把那个暴虐的上司吓疯并住进了疗养院,自此他的生活发生的很大的改变,他象换了一个人似的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本领,以此来赢得别人的尊敬,并为了证明自己的特殊本领去偷盗钱财,进而为此入狱,在狱中他用穿墙的本领戏弄狱长,进而觉得无聊而越狱等等一系列一反常态的举动,最终在一桩艳遇中正当他穿过一堵墙的时候,因为吃错药物而突然失去了穿墙的本领,有趣的是他的身体一部已经钻出墙壁,而另一部分却再也穿不出去了,杜蒂耶被永远困在了墙里,就那样僵立在墙里,直到今天...

    如今在法国巴黎蒙玛特区的某条街的一堵墙上有一个半个身子嵌在墙里的人像雕塑,那正是为纪念法国作家Marcel Ayme的奇幻小说《穿墙记》而做的同名雕塑,如果你哪一天路过,记得看看他,然后再审视一下自己,他是被禁锢在墙里,而你呢?


    据说如果在冬天夜深人静的时候走过那个街口,通常会听到有很轻的,阵阵的哀鸣声,人们往往会以为那只是吹过十字路口的风,其实那是穿墙人杜蒂耶挣扎中的哀怨 ... ...


[转载]由奇幻小说《穿墙记》说起

    其实没有穿墙本领的杜蒂耶是一个普通人,拥有穿墙能力的他还是一个普通人,因为他所有用穿墙本领来对抗这个社会对人的限制,穿越眼睛看得到的墙以及眼睛看不到的墙的时候,他自始至终都是被自己的思想所禁锢了的,他眼中所谓的没有墙其实还是有墙的,社会给人们划什么界限,他就穿越那些界限,但这些界限到底有没有呢?还是有的,还是存在于普通人和杜蒂耶的观念当中的,甚至他本人还是认可那些界限的,这就好比不高明的辩论家会跟着对手的思路走一样,杜蒂耶也是跟着别人的思路走,他所跟随的东西恰恰是别人压制他的东西,比如说上司的压迫,很规律的生活方式,虽然他都反其道而行之了,但他并没有把那些限制真正的从思想中消除。与其说穿墙的本领给了他突破禁锢的自由,倒不如说他自始至终都是这么一个卡在墙里的,被界限,被规矩所束缚的一个人,他从来没有自由过,而他最后的结局也成为了一种标志。

[转载]由奇幻小说《穿墙记》说起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杜蒂耶,相信人人都有希望自己自由的这种愿望,或者说都有争取自由的向往,但是我们在社会当中或者在现实生活当中,往往会被有形的无形的“墙”所拘束着,而只能走没有墙的,或者被墙隔离出的空间或者路。真正的自由应该是在思想上打破这些界限,而绝不是在思想上被禁锢的同时在行为上的对抗,对立,或者表现出的反叛,因为反叛恰恰是建立在你承认那些规矩的基础之上的,做一个真正自由的人很困难,但真正存在自由的人,一定只存在于思想上。如果一个人不在思想上做突破,那么他将会永远是一个杜蒂耶,一个脑子空空,完全没有创造能力的人,杜蒂耶就是这样一种人,他已经步入中年,他的工作不算成功,也说不出有多大的意义,至少对于他来说他的意义只在于一种稳固的某种形式,而不在于他所工作的内容本身,甚至于他对这个形式的依赖达到了稍微有点改变就感到痛苦,不适应的程度,他是如此的脆弱。我不认为这种脆弱是社会对他的压制,摧残造成的,这种痛苦应该由他自己负责,因为他根本不想努力去搞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也不想搞明白自己是怎么一回事;他不想明白与之打交道的这个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也不想搞明白自己有什么力量,这就是为什么当他第一次知道自己有穿墙本领的时候他根本不想用,要不是有人踩到他的脚趾头,他本能觉得痛的话,他大概就让那个人踩着了。

    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这样一个角色,总觉得这样一个人,一个四十高龄的成年人身上缺了点什么东西。到底缺的是什么呢?我想他缺的是一种心智上的成熟,一种成人应该具备的起码的良知,他甚至从来没有尝试过爱情的滋味,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如果他没碰到过爱的机会,没找到具体的爱的对象,那是可能的,然而,倘若他不知道爱是什么,没有爱的概念,那我觉得这个人就不应该了,人没有权利放弃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人的尊严是从人所担负的责任和他的创造力为基础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创造力,也对尊严没有概念,也不愿为幸福而去拼搏,去追求,那么他只有人的外形,但他不是人,他只是一种生物,他只是活着。杜蒂耶之前的状态就是活着的状态,而且他觉得他自己可以这样,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估计社会上也有太多象杜蒂耶一样的人。然而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一个人形的生物群中,他的内心必会遭受极大的摧残,因为我们必须和人在一起,我们实际上对幸福是有一个群体环境的要求的,我们必需和一群热爱生活的人在一起,才能够更快乐,更阳光;我们必需生活在一个总得来说比较健康的环境下,我们才能自己也健康,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杜蒂耶就是一个病人,他的病不在于他会不会穿墙,而在于他不知道,不觉得,没意识到也不想改变他生活中那么大的一片空白,也许这片空白很小,但其效果是不容忍不注意到的。既然心里有了对事物的分析,那么这些分析讲如何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中呢?该怎样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呢?这个问题没法回答,我想也没有人能够回答。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矛盾,充满了矛盾的个体,你或者我走进了充满了悖论的生活,我们就像一群瞎子在装满了物件的房间里冲撞着,天晓得你或者我会撞到什么,会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解决... 人的一生需要智慧的光芒来给我们一点帮助的,杜蒂耶一直在黑暗的墙中哀鸣着,也许他从来没有被那种光芒照耀过,甚至于他以为世界上是没有那种光芒的。 

    之所以觉得这部小说有意思,是这个故事有趣的结尾:主人公变成了一个卡在墙中的一个人,进不去也出不来。同时从主人公身上能感觉到和现实中的你或者我相似的地方,说到这里不由得让我想起前几天那位“引用”某博友文章的80后,“拿”了别人的文章被发现了,居然还在自己的和别人的博客中流下那么不干净的文字,极其恶毒地攻击原文作者,在我看来她目前的状态和杜蒂耶没什么两样。人总有一天会觉悟的,时间早晚罢了。



    如果有一天,你也有了穿墙的本领,你会用它来做什么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