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卡尔麦的大型露天演出(2)----狂野的美国西部小镇

(2012-09-07 18:20:06)
标签:

洛伊策

美国

印第安人

最后的莫希干人

穿越平原移民

文化

分类: 旅游

去那个演出地点,好像进入了一个大乐园,可从早上十点玩到晚上六点,但也有人来只为看演出,演出从下午两点半开始至五点结束,中间有一刻钟休息。

 

我们没有在网上订票,一般来说票很热售,但我怕临时有变。好在我们有时间,我看了一下,在我们度假期间有四场日场演出,心想买当场票问题不大。

 

组织者把活动搞得丰富多彩,从早到晚地里面一整天,一点都不会感到无聊。

 

场地基本分四部分,这里是其中的一部分:狂野的美国西部小镇。

 

我们看美国西部的枪战片,大部分场景就是在这样的小镇上发生的。纪念卡尔麦的大型露天演出(2)----狂野的美国西部小镇

纪念卡尔麦的大型露天演出(2)----狂野的美国西部小镇

纪念卡尔麦的大型露天演出(2)----狂野的美国西部小镇

纪念卡尔麦的大型露天演出(2)----狂野的美国西部小镇

纪念卡尔麦的大型露天演出(2)----狂野的美国西部小镇
跟着导游听讲解,

纪念卡尔麦的大型露天演出(2)----狂野的美国西部小镇


演出B看台的入场处


纪念卡尔麦的大型露天演出(2)----狂野的美国西部小镇
这个后面隐藏的实际是公共厕所,
纪念卡尔麦的大型露天演出(2)----狂野的美国西部小镇
小镇邮局,
纪念卡尔麦的大型露天演出(2)----狂野的美国西部小镇

右边是小买部,楼上是演西部歌舞的室内大厅


纪念卡尔麦的大型露天演出(2)----狂野的美国西部小镇

理发店的破椅子


纪念卡尔麦的大型露天演出(2)----狂野的美国西部小镇

在小镇内随意逛逛


纪念卡尔麦的大型露天演出(2)----狂野的美国西部小镇

小镇旅馆,

其实这里是旅游者服务中心,上午有很多人在这里排队,不知为何?可能预订餐馆位置。

纪念卡尔麦的大型露天演出(2)----狂野的美国西部小镇

这里是全场的灵魂地,之前有街头戏的演出,下午两点起,大多数人都跑到这里来了,等候好戏开场。

 

德国胖人也很多,看到他们,感觉自己好像真的置身在美国。


 

小资料:

 

一直以来,美国西部不仅是美国人自身、也是全世界人们放飞想象力的广袤空间。时至今日,美国白人无疑还从开拓者或者牛仔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他们是自由、冒险和“昭昭天命”的民族象征。而提到美国西部,欧洲人往往更认同美洲印第安人──对他们来说,美洲印第安象征着一种高贵、纯朴、未受现代社会腐蚀的生存方式。当然,这两种理想化的老套观念都已经独立于事实存在多年。

  至少法兰克福锡恩美术馆新近举办的展览说明了这一点。这场名为“我喜爱美国──虚构的狂野西部”的展览(截止时间为200717日)展出了1825年到1950年间反映美国西部的绘画、印刷品和雕塑。从始终没到过密西西比河以西的19世纪美国艺术家创作的印第安部落酋长画像,到从未谋面的印第安人在自己描绘的美妙世外桃源中占据一席之地的20世纪德国表现派画家,我们看到的绝非事物原本应有的样子。

  正如这场展览显示的,美国人自身对西部的看法深受大洋彼岸欧洲亲戚的影响。19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很多都是德国移民,或者在当时非常著名的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学过风景画。在反映西部边远地区的绘画当中,阿尔弗雷德?比尔施塔特的《穿越平原移民》(1867年)或许是最为壮观的。在画中,落基山脉看起来更像是阿尔卑斯山,而那细致入微的橡树放在美洲印第安人地区看上去还不如放在莱茵河畔顺眼。

  在伊曼纽尔洛伊策1850年创作的《最后的莫希干人》中,那位高贵的印第安人待在一块高于地平面的山岩上,远离尘世的烦恼,沉浸于梦幻般的冥想──德国浪漫主义的一个完美典范。像大多数19世纪的欧洲人一样,洛伊策并不太关心真正的印第安人;在他的想象中,他们象征着自己那个时代技术和现代化不断发展的对立面。在欧洲人看来,印第安人可以说是反全球化的早期象征。

展览会一角展出了卡尔迈的著作。这是一位极受欢迎的德国作家。他那些有关印第安人的精彩小说──其中一些是在他因诈骗罪入狱期间所写,他在创作生涯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才辗转到美国──影响了几代欧洲人对美国西部的看法。在迈的小说中,生长在那片土地上的“善良的土著”和那些唯利是图、为一己私利奋斗却扰乱“自然”状态的商人和殖民者构成鲜明对比。浪漫主义者从美国看到的这种阴暗面将锡恩美术馆的展览与今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欧洲人对于西部的早期印象反映出对全球化之前那种纯朴往昔的许多不切实际的渴望。这种怀旧已经再次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潮流。而且不仅仅在欧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