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卡尔麦的大型露天演出(1)----卡尔麦其人

标签:
卡尔德国印第安人小说诺贝尔物理学奖 |
分类: 旅游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d/db/KarlMay_Raupp.jpg/385px-KarlMay_Raupp.jpg
卡尔麦(1842-1912)是位德国作家,出生于贫民家庭,是他家中众多孩子中唯一受到过较好的教育的一位。他的一生充满了欺骗,坐过监牢,后来写作成功。他生性怪异,但想像力丰富,他所写的印弟安那人的故事,吸引了千千万万个孩子和成人,希特勒也喜欢看他的小说.
但他却从来没有拜访过美国。据说这是他在保龄球馆当服务生时,听那些从美国探险回来的人聊天时所得来的灵感,还有他在蹲监狱时读到的众多小说也给了他灵感。他自己说小时候眼盲,直至5岁才好,但没有证据。也有医生推测,是因为贫穷,缺乏维生素A所致。
我的公公和M都是卡尔麦的书迷,公公小时候的生日礼物就是卡尔麦的小说。现在家里还有他积攒下来的全套精装本。
十几年前,我们去过东德,参观过卡尔麦的博物馆,我在那里还买了印第安人的挂链。但是这个人的故事和他的住所让我感到恶心,一种说不出来的诡异。
这次去Sauerland度假,所有的一切节目都不足为道,我们就是奔着看跟据卡尔麦小说编剧的的演出而去的。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c/c3/Sascha_Schneider_Ardistan.jpg/409px-Sascha_Schneider_Ardistan.jpg
卡尔麦小说的封面
小资料:
德国作家卡尔麦的世界探险故事丛书22册中译本与中国读者见面了。
说起来,这似乎有点为时过晚,因为在此前的85年间,卡尔麦的著作已
陆续被100多个国家译成36种文字,销量达1.3亿册之多。但有总比没有好,
所以,中国读者既然先睹不成,后睹也应为快吧。
这位文坛怪才1842年出生于德国一个贫苦工人家庭,出生时什么也看
不见,母亲多方求医,直到6岁才得以复明。在失明阶段,他不得不凭借听
力和触觉感知周围的世界,想象力由此得到了超常的发展。年轻时经历了
辍学、失业等坎坷之后,他开始发愤著书,首先涉及的领域是幽默小说和
有关他家乡的乡村故事。后来他开始撰写异域探险故事,并因此声名远播。
令人惊异的是,在写作这些故事时,他并未亲临过书中提到的这些国家,
而他所描绘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却使读者感到他对这些国家非常了解。
卡尔麦故事中最精彩的是北美探险故事和中东、巴尔干探险故事。
前者表现了印第安人和白人移民之间的冲突,后者则生动描绘了正义和邪
恶之间的斗争。
迭起的悬念、生动的情节、迷人的自然景观和悠远的历史感,以及融
神话、探险、游记和哲理小说于一体的独特手法,这便是卡尔麦小说的
魅力所在。书中闪现的智慧、人道精神和对美好人生的坚定信念,则使人
在欣喜入迷之余,获得许多教益和启迪。
除了惊人的发行量,卡尔麦的小说还受到了众多世界名人的赞誉。
德国著名诗人、小说家、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曼恩赫塞评论说:
“他书中鲜明的色彩和扣人心弦的悬念显示了虚构小说的一种不可或缺的
永恒魅力他是实现愿望类小说的创始人和最伟大的作家。”1921年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著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则说:“真的,
我的整个青少年时代都受他的影响,即使在今天,每当我感到孤寂无望时,
他仍是那么地亲近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