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uerland之旅(3)-----乡村饭馆

标签:
小村鸭子餐馆旅馆客人 |
分类: 旅游 |
这个小村庄共有4家饭馆,我称它们为ABCD:
A:Laarmann Restaurant;
B:Suerlaenner Eck, 这个也许是当地的方言,言下之意就是Sauerland之角,这里的人说一种方言,我们根本无非听懂,速度很快,但他们同我们讲话时都用标准德语,所以交流没有困难;
C:Gasthof Schnuetgen;
D:Haus Wegermann。
其中AB两家高档,CD两家中低档。高档的饭馆价格吓死人,都是有钱人和名人来那里吃。我们就挑那两家低档的餐馆轮流吃。
小村的人很聪明,也许他们是有意这样安排,可以照顾到不同的客人,并且休息日也错开,有钱大家挣。ABC三家是旅游局推荐餐馆,D没有被推荐.
我们一般在早上吃个饱,旅馆提供自助早餐;中午在外解决或者不吃;晚上才回小村吃饭。
第一第二晚在C家吃的。第一晚我吃的是煎牛肝,不新鲜,吃了拉肚子;第二晚我吃的是素食,石菇大葱配煎土豆饼,那个葱又黄又苦又老,好像牛吃草;可是M每次都订猪排,他说好吃。第三天我坚决不愿去C家了,我们就去了D家。
那是一对老夫妇开的餐馆,丈夫腿有病,一只手驻着拐杖,他可以在酒台里到酒水,结帐,偶尔也用一只手给客人送刀叉餐巾,将它们放在一个盘子上;太太当跑堂和厨师。太太笑容可掬,讲话轻声慢语,给客人点完了菜,就转身进厨房做菜,但她深度近视,我们举手请求付账时,要等丈夫看见了提醒太太。
不过老太太做的菜很好吃,尤其是她自腌的生菜特别香脆,而且品种多,我那天吃完后,下决心以后一直来这里吃,因对这对老夫妇心生怜悯。
不过多去了几次,我看出了一点东西:夫妇俩人常生咀啮,感觉上老太在欺负老头,也许是嫌他腿不能走路;一次是酒钱算错,一次是小盘的钱收我大盘的钱;还有一次,因为菜烫,老太端盆子时用了餐巾裹着,那条餐巾全浸到汤汁里去了,我都没有说话,但我知道这家餐馆是不能再去了。
为何本村的人不去那里吃饭?有他们的道理.我们每次进去都是唯一的客人,有一次有一对客人来吃饭,但他们要了外面露天的位子,可是那老太太刚好在帮我们做菜,老头又走不出去,有台阶,眼睁睁地看着客人走掉。
这就是餐馆D:Haus Wegermann。
这就是那个深度近视的老太太做的菜,味道不错。这是Sauerland的特色菜,他们称之为Kluestchen,其实就是煎猪排,考究一点的再加上一个煎鸡蛋,那老太太还在鸡蛋底下垫一片鲜火腿和一片吐司,配上蘑菇和她自腌的生菜,量很足.
这样的菜常配的主食是煎土豆片
在外久了,很想吃米饭。这道菜很像中国菜,可是我怎么看,都像是老太太在ALDI买的速食包装,然后热一下端上来的。因为我买过,一模一样。(注:ALDI是德国遍地开花的廉价超市,由阿尔迪弟兄创业)
我们住的这家旅馆,是在网上订的,包早餐,价格比较优惠。但它的餐馆就是那家A,很贵,我们是不想去吃的。这是家家族企业,包含了旅馆,咖啡厅,餐厅,保龄球馆,游泳馆,还有按摩和美容。这里的客人什么样的都有,有名人有钱人,有偶尔路过的,有情人,有小家庭的,有中年人和老年人。也有摩托车骑手,因为Sauerland是摩托车手的天堂,山路弯弯,常常走在路上就听到后面隆隆车声,立时一辆辆摩托车从身边飞驰而过。
我们去的时候已过了旺季,没有看到什么名人,但有很多的老年夫妇,他们真是有钱,一住就是一个月,天天从早吃到晚,下午孵咖啡馆,晚上孵餐厅酒吧。这个餐馆的厨师是个得到星级的人,做菜很有一套,从早餐的花样就能看出来。他们很会做生意,还接待大公司的庆典和培训活动,包吃包住;还为客人配节日大餐,譬如复活节的大餐和圣诞大餐,都要几百欧元一个人。他们有一种自养的鸭子,很有名,我看了餐单,就对M讲,我们一定要试一下,虽然我们没有钱,但吃一次还是吃得起的。
在最后的一晚,我们早早结束了节目,回旅馆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M还括了胡子,然后就一本正经地坐进了A的餐厅。
我看上去有点疲劳
我们终于等到了期待已久的鸭子。鸭子很好吃,皮脆,几乎没有肥油,肉色深,有韧劲,看上去就是野生的,或是放养的。半个鸭子只有两根骨头,套上两个小纸丫,很有趣,酱汁用的是烧鸭的原汤,配上一种土豆粉做的团子,很糯,还有甜甜的红卷心菜。
我们俩人点的是同样的菜,每人半个鸭子,一只鸭子等于60欧元,吃得很饱很饱。吃饭期间,老板娘不停地过来问长问短,最后送了我们两小瓶当地的甜烧酒。这个老板娘让我很暖心,一脸真诚的笑容,长得又好看,特别勤劳,每天从早做到晚,不知疲倦,有时我们从外面回旅馆,还看到她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算账。感觉上她没有男人,总是一个人忙里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