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人世界

(2011-01-11 01:36:32)
标签:

育儿

上帝

德国

医院

康复院

分类: 杂谈

230709

 

两年前在陪丈夫去康复院做治疗期间,接触了一批老人,有感而发,现记录如下:

 

一直觉得德国的老人很可怜,很孤独,儿女不大愿意同老人来往。刚到德国就注意到了这一点,那时还是90年代初,感觉国内的老人要比这里的老人幸福得多。可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国内的老人也越来越多地面临同样的问题,大约这些都是富贵搞出来的病态。

在康复院期间,只要能够爬得起来的病人,甚至是坐在轮椅上的病人,医院都希望大家能在饭厅里集体吃饭。一般一张桌子坐4-8人,我们被分配到一张有4个座位的桌子上吃饭,也就是说除我和丈夫外,总会碰到另外俩个人。在6个星期内,他们像走马灯似的不停地轮换,使得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的病友。这家医院规定,每位病人可以由一个家属陪同,这位家属吃住的费用都由医院支付,整个德国也就是这家医院有这样的规定,我们真算是福星高照了。不过我想,医院肯定也是作过预算之后,才作出这样的决定的,家属陪在病人的身边,对医院和病人两方都有利,医院方面可以节省护理的人工,病人家属也可以更好地看顾自己的亲人,不用家里医院两头跑,两边牵挂,病人本身也得更多的安慰,恢复得更好更快。这家康复院收治的大多是中风以后的病人,所以老人占了绝大多数。我们在饭桌上共认识了俩位单身的老头,三对老年夫妇。第一个老头患轻度中风,说话不太清楚,一个手动作也不灵活,但他人比较骄傲,不太同人讲话,第二个老头我看不出他有什么不好,很喜欢讲笑话,他已是这里的常客,每次进来还要求延长。一般人都不愿意在这里久留,但也有例外,就是这些单身的老人,在这里不寂寞,有时可以和护士小姐聊聊天,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娱乐设施,还常举办各种晚会,有报告会,音乐会等等,吃住都无需自己陶钱,还免了家务活,每天有清洁女工来打扫房间,走出医院是风景优美的疗养地。大约医院也是蛮喜欢这样的病人,他们会自己走动,不太要人照顾,又能从保险公司拿钱,何乐而不为呢?但我不知,为何他能如此轻易地进来,每个行业都有巧妙可言,只是我们外人是不懂的。我们申请到这样的位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等了一个多月无消息,我听人私下告诉我,再等下去会误了治病的时机,于是急了,三天两头往有关部门跑,祈求,讲好话,终于拿到了这个盼望已久的位子。而这位老人家是很享受这里的服务的,饭后总要求服务员再来份咖啡或是茶什么的,看他在这里过得很是自得其乐。

俩个单身老头走后,我们这一桌来了一对老年夫妇,男的过去在西门子当工程师,收入丰厚,经常全家外出旅游,这在五,陆十年代时是不寻常的事。太太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养育了俩个儿子,都很有出息。老先生同我讲,他是如何严格地教养俩个儿子,又讲起他从前的工作压力有多大,以至退休后好几年,在梦中还在上班,有时竟会担心完不成任务,而从梦中惊醒过来。老人问我是什么职业,我答曰:家庭妇女。他听后,马上对我连声说:家庭妇女好!家庭妇女好!家庭妇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大约老人怕伤我的自尊性故意这样说的,毕竟仍有许多人鄙视家庭妇女,也有可能是出于真心,我看到他的一张诚恳的脸,应该是后者的成分居多。因为当一个人在得了重病之后,才知道亲人的尽心照料是多么的宝贵。老太太跟我讲,她有个哥哥,小时候她的父亲在外打仗,她妈妈在家照料俩个孩子,日子很艰难,经常挨饿,好不容易战争结束了,父亲活着回来了,一家人又团聚在一起了,她妈妈却在一次摆渡时,因摆渡船下沉淹死了,她的妈妈不会游泳,那一年她才十岁。老太太在讲述这件事时,语调是那样的平静,脸上也无特别的表情,就好像在叙述一件与她不相干的事,我想是岁月让人变得如此坚强,她已在长久的岁月里将自己的伤口慢慢地舔平了。一个人的一世要经历那样多的苦难,战争给德国人也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幸好她找到了一位好丈夫,有了后半世的幸福。

第二对老人,是太太生病,先生陪着来。老先生很干净,衬衣烫得妥妥贴贴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满面红光,一脸的慈祥,看不到有一丝的犹愁;他的太太是个干瘦的老女人,不会说话,且有暴力倾向,因此被关起来,老先生只能一人来吃饭。老先生告诉我,自从他太太生病后,他必须一个人料理家务,才知道他太太从前要做那么多的事,她的一生为他付出了很多。老先生下午会去将太太从被关的地方接出来,去咖啡馆喝个咖啡,然后带她去外面散散步。他告诉我,她的太太会将他的蛋糕一把夺过吃光,力气很大,走得飞快,快把他拖到了。我真不敢想象,当这位老先生将他的太太接回家后,这日子怎么过?看到老先生心定气闲的样子,真觉可钦可佩。我们都是爹娘所生,都是有血有肉的,说他完全无犹无虑,那是不可能的,一定是生活将人磨成了遇惊不乱的大将气派,或是任凭命运摆布的无为作风。

在医院里还碰到了一对老年夫妇,也是女的生病,坐在轮椅上,除了脑子是清醒之外,不能动不能讲,人类最可怜的光景大概不过如此。如果脑子不清醒的话,反而不会很痛苦。那位丈夫精力充沛,身体结实,嘴巴很甜,不停地在他的太太耳朵边上说,我的宝贝,你看我今天给你作了什么,带了什么。回转身又总是对护士不停地抱怨,我这个星期有很多的活动,我要离开几天,我不可能总是呆在这里,我也要有自己的生活。这个丈夫当然有他的理由,夫妇的差异太大,是无法被绑在一起的。生病的一方,心里纵有万般的苦衷,也无可奈何,要怪只能怪自己的命不好。

人都是要老的,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老了以后,要去如何面对生活?可惜的是我们总在回避这个问题,不愿意去想。从前我对我的婆婆是很忽视的,不太关心她的世界,虽然住得很近,见她常常一个人孤单单地坐在花园里,不知在想些什么,却又怕和她多交流,因为每次听她讲话,总是我这里痛那里痛的,不知如何去回答她。现在想想她的生活是多么的不易。她的脚不好,行走不便,却要照顾重病的丈夫□我的公公,年老的婆婆-我们的老祖母,还要帮儿子带孙女,后来又把自己的老父亲接来照顾,可是我们从未体谅过她的这些重负,为的是怕自己沾染上麻烦。她愿意常常和我们一起吃饭,我们连这样的愿望也很少的满足她。我记得她常常对我说:蓓明,人都要走这条路的,我们一个人都逃不掉的。我明明知道她是在说什么,可我总是含糊地回答,是啊是啊,压根就不往心里放。如今,命运将我们自己提前推入了这个人生的最后阶段,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前人所走过的路。

感谢上帝,因为认识了他,我们的惧怕被减轻,我们对生命重新有了盼望。我只求上帝:我的日子如何,我的力量也必如何(3325)。让我能够从从容容地做好做完世上的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