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柴(120):目前国外五代柴窑的研究状况
(2014-01-01 19:54:41)近几十年来未曾见国外学者发表过研究柴窑的文章。恐怕现在国外研究柴窑,既使有也都是私下个人行为。上世纪30年代英国有不少人研究柴窑,也发表过一些文章,本人花了100多英镑买过几篇文章看了看,也翻看过一些提到过柴窑的洋人的书。大体意思有四点:第一,柴窑一定有存世的,只是大家不识;第二:自明末清初以来,有无数中国唐宋陶瓷包括大量出土陶瓷流入欧美,其中不可能没有柴窑;第三点,如果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中国学者的看法去找柴窑,只有影青瓷最可能是柴窑;第四,在中国的清代景德镇曾仿造过许多柴窑器,基本都是孔雀蓝花瓶类(胆瓶器型较多),有的还有贴花浮龙缠绕。
本人看法是:研究柴窑,除了要发掘有关柴窑的古今中外的文献,还得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到代的天蓝色窑器,特别是对釉色很美,并且在元明清瓷器中不曾有过这种釉色的窑器要重点研究。釉色美(匀净如一的逼真天蓝色)和到代最关键,器型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