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华
石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91
  • 关注人气:1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价值连城的小瓷杯:明代昊十九所制的卵幕杯?

(2011-12-31 18:16:00)
标签:

杂谈

明代珍贵瓷器品种之—的“卵幕杯”是由明代制瓷大师昊十九所烧,存世极少(两岸故宫未必藏有昊十九制作的卵慕杯,清代仿品不算),网上连一个真正的明代昊十九所制的“卵幕杯”图片也找不到,仅可看到后世所仿的五花八门的所谓“卵慕杯”。笔者对“卵幕杯”的理解是:这种杯应该器型很小(器大很难手工制作成功),可能如半个鸡卵大小,胎薄如卵慕,釉色也应如卵慕一般素白如玉。


近日在英国古玩市场淘到一小杯(图一),口径为5.5厘米,高不到3厘米;杯壁厚度约1毫米,透光(图二);釉色白中泛青,玉质感极强;杯内有四朵白梅花暗花图案(图三);上手润如玉,轻如片纸。 有蓝色底款,但字迹很模糊,经本人认真辩别,感觉应为“十九”,十字变形为X (图四至图六)。在圈足外墙有蓝色“长城”图案(图一,图四),如果将每个凸凹单位看作为变形的“九”字,本人数了数,正好十九个。这说明该杯很可能是明代制瓷名家昊十九所制的卵幕杯并巧妙地将自己的名字隐藏其中。


该器的梅花暗花也提示其为明代器物。明代人对梅花宠爱有加,原因可能是因为明朝的国号与梅花有关。有学者撰文认为明朝的国号来自明教,明教原称白莲教,白莲的造型近似于梅花也叫白梅。明朝南京和北京的两处皇城都有同样的形城垛更说明梅花在明皇室的地位有多么的高。明朝文人也喜爱咏梅,现今人们常说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出自明朝《警世贤文》中的勤奋篇


图一:圈足墙外侧的蓝色凸凹图案正好十九个,很像变形的19个“九”字, 可能暗指昊十九。(注:颜色有点失真,应更白些)

http://s1/middle/70647907gb560a6797560&690

图二:透光
http://s7/middle/70647907gb560a81b0d96&690


图三:杯内有四朵白梅花(中心一朵,周边三朵),由于是暗花,没法拍摄。颜色有些失真。
http://s1/middle/70647907gb560a99a8470&690


该杯装满水后,杯内可见盛开的白梅花,肉眼观很美,很清楚,但很难拍出清晰照片:

http://s16/mw690/0023BVdRgy6EanUwOKz2f&690



图四:底足及款识,此颜色接近实物
http://s11/middle/70647907g7889aad2109a&690

图五:底足及款识,此颜色接近实物

http://s14/middle/70647907gb560adba1b5d&690

图六:款识为变形的“十九”,放大后观

http://s14/mw690/0023BVdRgy6E9kxGSst3d&690


图七:鸡蛋壳作对照
http://s8/middle/70647907gb560af4e9f57&690

附文:

网上查到一位网友认定的卵慕杯”---《古朴深沉的缠枝莲鱼纹卵幕杯》的图片,感觉与笔者的器型相似,故将图片贴上。笔者认为明代昊十九制的卵幕杯应该形似小碗,不可能像今日的茶杯,原因是手工削坯,要削薄很不易,器壁要浅才有可能成功,深了就很容易削破。所以,笔者认为此杯有些靠谱。现代注浆工艺可制的一些较高较深的薄胎瓷,昊十九未必能制成。


《古朴深沉的缠枝莲鱼纹卵幕杯》:

http://s15/mw690/0023BVdRgy6E9tbQECa8e&690

http://s3/mw690/0023BVdRgy6E9tdiAeee2&690


http://s7/mw690/0023BVdRgy6E9tegrFs7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