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柴(42):柴窑与汝窑

标签:
杂谈 |
柴窑位居诸窑之上,甚至被人称为瓷皇。其过人(窑)之处主要是它的美妙天蓝釉色。在五代后周以前,许多窑只能烧制出一些青绿瓷,且釉色多不均匀。而瓷界第一次烧制出匀净天蓝釉色瓷的,只有后周御窑(后世称为柴窑)。
紧邻五代的宋代烧制出了仅次于柴窑的汝窑,瓷界普遍认为汝窑(可能还有钧窑)是效法柴窑的产物,但真正能与柴窑天蓝釉相近的汝窑非常少见。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汝窑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的文献记述。
既使同是天蓝釉色,柴窑与汝窑还是有许多截然不同之处。首先呈色机制不同,柴窑为钴呈色,汝窑为铁呈色;其次,柴窑施透明釉,釉层极薄,玻璃感强,而汝窑施乳浊釉,釉层厚,玉质感好;最后,柴窑有细纹或微小开片,而汝窑要么为较大开片,要么不开片。然而,柴窑并非十全十美,它的不施釉露胎之“黄土足”,实际是垫烧,甚至敲底的结果,没有汝窑支钉烧后的圈足好看,这可能是因为柴窑烧制时间短,还来不及完善有关工艺,就停止烧造了。国外有鉴藏家认为柴窑的黄土足是柴窑的一个缺陷。国内有一些人用“高”“大”“全”的思路将柴窑完美化,说什么柴窑从造型,工艺,釉色到绘画,镂空等装饰方面,都是其它诸窑难望其项背的。甚至有人说什么柴窑的“黄土足”是有意为之,以表达什么“头顶青天,脚踏黄土”的意境。这都是罔顾历史记述和事实的臆想,对柴窑的研究无益。
总之,柴窑的天蓝釉色比汝窑要好。虽然柴窑世不一见,但汝窑存世不少,可作为柴窑的参照物,即在寻找和鉴定柴窑时,要将柴窑疑似瓷与汝窑做比较,如果其天蓝釉色比汝窑好,并有柴窑的其它特征,那一定是柴窑!如果一个瓷器从天蓝釉色看比不过汝窑,既使有柴窑的其它特征,那也绝不会是柴窑!
附图比较:
图一:汝窑
http://s9/middle/70647907gcb7f0ab7a298&690
图二及图三:笔者所认可之柴窑器-----《五代柴窑胆瓶》。该柴瓷到代铁证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6479070100sj38.html
图二
http://s10/middle/70647907gcb7f12897b49&690
图三
http://s1/middle/70647907gcb7f1575e250&690
这天蓝釉色,
这细媚器型,
这美妙细纹,
这黄土色足(干黄土一般为灰白色),
试问瓷界何窑能敌?
柴窑釉色甲天下,
柴窑釉色难仿制。
如果诸君不信邪,
欢迎帖图来打擂。
不论何代瓷,
不管古与新,
能胜此器者,
拥戴为瓷皇。
不敌此器者,
只能俯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