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华
石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50
  • 关注人气:1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侃柴(39):柴窑与孔雀蓝瓷

(2011-09-13 20:59:32)
标签:

杂谈

 

柴窑釉色必须是逼真的“雨过天青”色,否则绝不是柴窑!如何制造“雨过天青”色是五代御窑窑工当时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难题。推测五代御窑窑工借鉴孔雀蓝瓷工艺来制造“雨过天青”瓷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因而一些人认为柴窑就是孔雀蓝瓷,如果严格对照古文中所述“雨过天青色”,唯有一些孔雀蓝釉色最为接近,而汝窑和钧窑的颜色及亮度没法与之相比!耀州窑和湖田窑的颜色也比不上。另外,孔雀蓝釉瓷都有细微开片,这种开片很小,肉眼几乎看不清,只能看到细细的纹线,这与柴窑的“有细纹”相符合.当然,孔雀蓝釉瓷的开片与真柴窑还是有差别,真柴窑的细微开片(图一,图二)比孔雀蓝釉瓷的开片(图三,图四)还要小,开片形成的细纹更美。还有,孔雀蓝瓷圈足底沿常不施釉,裸露胎色,这又与柴窑“黄土足”的记述相符。总之,从表面看,一些孔雀蓝瓷完全符合曹昭的柴窑特征记述:天青色,有细纹,黄土足。

孔雀蓝釉是铜呈色,烧造温度低,易脱釉,常常深浅不一,这又与柴窑特征不符。本人认为,如果柴窑确是孔雀蓝釉瓷,并且烧制年代晚于孔雀蓝瓷,那它在工艺方面一定会在原有孔雀蓝瓷制作工艺基础上有所创新,如在保证釉色的均匀度和亮度方面有创造,其胎釉结合紧密,不易脱釉。另外,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柴窑烧造早于孔雀蓝瓷,其为钴呈色,釉色均匀,高温烧制,釉胎结合紧密,不会脱釉。表面看来像孔雀蓝瓷,其实有本质的不同。而孔雀蓝瓷其实是后世人们在仿柴窑的探索中,发明的另一种工艺。

 

人们对柴窑失踪之谜百思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柴窑藏匿于孔雀蓝瓷中。柴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孔雀蓝瓷,但其在天蓝釉色方面确实很像孔雀蓝瓷,因而当人们偶尔看到真柴窑时,就会把它当作孔雀蓝瓷而不于深究。

 

其实,孔雀蓝瓷的釉色和柴窑的釉色有本质的不同,柴窑釉色有动感或“灵性”,而孔雀蓝瓷(还有天蓝色汝窑,钧窑)的釉色都比较呆滞。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呈色工艺造成的。孔雀蓝瓷,天蓝色汝窑和钧窑的颜色是固定呈色在瓷胎表面的釉层,有开片的话,整个开片均被“染色”,而柴窑的开片没有颜色,洁白如玉,其天蓝色是由散布在开片间凹陷处的钴矿颗粒光散射形成的,并随光线的角度和强弱的不同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因而富有动感和“灵性”。正是这种独特的呈色工艺,使柴窑能以美妙的釉色而居诸窑之首,并被推崇为瓷皇。

 

英国一些古瓷专家曾认为,在18到19世纪时期,大量中国唐宋瓷器涌入英国,如果世界上真有中国古书中记述的柴窑,那在涌入英国的唐宋瓷器中一定能找到柴窑。然而,这些英国专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他们认为的唐宋瓷器中找柴窑,却没有找到!因为,唐宋瓷多为青绿色,要在其中找到天蓝釉色,几乎没有可能。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从柴窑古文记述看,只有天蓝色钧窑的釉色(不考虑细纹与黄土足),与柴窑较为接近。毫无疑问,进入英国的中国金元明清时期的瓷器更多,这其中就有不少天蓝色瓷器,推测也混入不少真正的柴窑。然而,英国专家是不会在宋以后瓷器中,特别是表面看像明清时期的瓷器中寻找柴窑的。

 

总之,柴窑的“失踪”是一种“灯下黑”现象,它其实并没有离开过人们的视线,只是不被人们认知罢了。因此,在到代的看似孔雀蓝瓷中寻找柴窑才是唯一正确的途径。

 

图一:真柴窑的细微开片(近距离拍摄)

http://s10/middle/70647907gb325a3184569&690

 

图二:真柴窑的细微开片。开片无色,可见开片间隙宽大而深陷,有蓝色钴矿颗粒嵌入。柴窑美妙的雨过天青色就是通过这种蓝色钴矿颗粒光散射而形成的(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6479070100rk5j.html)。碰巧得很,科学发现我们所见天空的颜色也是光散射形成的。柴窑微小开片的大小略有不同,但都洁白如玉,没有染上蓝色。可以说,除了柴窑,从古到今没有任何瓷有这么美妙的细微开片和这种独特的呈色机制!

http://s14/middle/70647907gb63e5c97a91d&690


图三:孔雀蓝釉瓷的开片(照片来自网上).本孔雀蓝釉瓷开片过大。有些孔雀蓝釉瓷的开片很小,肉眼看很像柴窑的细纹,但放大后观,就会发现孔雀蓝釉瓷的颜色是染在开片上,与柴窑的呈色机制完全不同。 http://s10/middle/70647907gb325f0a91369&690

 

图四:一清代孔雀蓝瓷开片放大观:蓝色染在开片上,与真柴窑呈色完全不同。
http://s14/middle/70647907g789fd6ae788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