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测整改】20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反馈问题整改方案
(2022-04-14 07:43:46)分类: 科研培训部 |
2020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整改方案
哈尔滨顺迈学校小学部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小学科学
一、存在问题
1.学生学业表现有待提高,科学素养需进一步提升。
2.学生科学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不足,学习习惯和方法有待改进。
3.实验室利用率较低,实验仪器配备不全。
4.教师培训与教研工作还有提升空间。
二、原因分析
1. 家庭学校重视不够,投入力度不足。
2. 教师配备非专业,岗位流动性大,兼职其他工作难免有时会“顾此失彼”。
专业学习愿望不强,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3.
教师参与专业性培训不足,教研辅导力度不强。
三、整改措施
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要摒弃唯分数,唯主科,唯升学的思想,就要学校、教师、家长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加强家校互动,引导家长重视素质教育,平衡发展,从而影响学生也重视科任学科的学习。
2.强化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教师补充交流机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均衡合理配置师资。逐步实现专业对口原则,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落实校本研训计划,落实教师专业成长措施,“牵线搭桥”促使教师积极参与校级以上专业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非专业”人专业起来。
3.加强学校教学资源的管理使用。
做好教学仪器的“建、配、管、用”。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实验器材配备
齐全,耗材及时补充更换。
四、完成时限
五、预期效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
一、具体问题
1.学生德育状况监测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2.教师教学观念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有待优化。
3.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情常识了解较少,法律素养教育有待提高。
二、原因分析
1.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小学生学习兴趣薄弱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学习兴趣不足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了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小学生形成较为强烈的学习抗拒心理,在阻碍教师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同时,小学生自身道德与法治知识也难以切实掌握,不利于小学生正确道德意识、法治观念的培育。
2.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范围有限,道德与法治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仅学习课本知识难以培养小学生全面的道德意识、法治观念。道德与法治和语文、数学、英语等理论知识不同,其主要表现于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对小学生行为动作、言谈举止的规范起着重要作用。
三、整改措施
1.保障《道德与法治》课程正常教学课时,加强教师多学科的专业提升。
(1)可组织教师多参加国家课程的培训学习,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在国家课程进行线上学习,在学校加强学科集体备课。
(2)教师使用视频教学增强小学生的视觉体验,用更加鲜明的视频内容冲击小学生的视觉神经,保持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优化小学生的学习体验。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情常识,法律素养教育,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1)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教材中的经典名言,历史故事等内容融入教学设计之中,也可增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素材,提高文化的认同。
(2)落实国情教育。教师要不断备课,不断充电,拓宽,加深教材相关内容,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能为学生构建正面的国家形象和人民形象,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国家发展中的问题。
(3)促进法律素养提升,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形成法治意识,运用法律知识和技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四、完成时限 从即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
五、预期效果
学校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小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加精彩的教学内容,使小学生在丰富的课堂生活中养成正确的道德意识、社会观念。教师在教学中将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结合,优化小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小学生学习兴趣。
到目前为止,算上2022年5月25-26日即将进行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我校已经4次被抽测,除了学校高度重视以外,每次国测结束以后,我们都要学生、任课教师、班主任、学校管理者的座谈会,肯定成绩,查找差距,参照国测的标准,不断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22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