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安重根旅顺日本关东军日俄战争监狱 |
分类: 偶寄闲情醉浮生 |
大连市区往南乘轿车约一个半小时就是旅顺口区,旅顺口是大连的一个区,但是由于名气太大几乎没有人把旅顺口算作大连的一个区,人们总是把大连市区叫大连,把旅顺口区叫旅顺,仿佛旅顺口和大连是两个独立的地方互不干扰似的。旅顺的出名是由于日俄战争,也由于旅顺是兵家历来必争之地,所以把旅顺看做是独立于大连的一个地方也未尝不可。我是坐公交车到旅顺的,到了之后招手上了一辆出租车与机讨价还价一番,最终以100块钱的价格包下了这辆车一上午的时间。司机人很好,向我介绍旅顺的景点和应该如何走才能省时省力,合计了一番之后我让司机先到椅子山,据他介绍椅子山有日俄战争时俄国人留下的炮台。
椅子山景区位于山上,车开到椅子山景区停在一片空地上。我下车卖票,这里没有售票亭,只有个屋子,屋子分里外间,里间是起居室,外间就当做售票亭了。由于到得早,我进入屋里,迎面看见售票员右手拿着牙刷,左肩搭一块手巾板正要洗漱去,看见我后他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直接就说:“票价40,停车费10块。”我把钱给他,他拿着钱过了5分钟才出来把门票和停车发票给我。我出来后进入“售票亭”旁边的一个所谓展览室参观,一进去大呼上当,展览室也就30平米,里面围墙四周陈列满了图片和说明文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东西陈列了,我心里不禁微微有气,不过既然来了总要看看,否则不是更亏了么?由于带着气,也没想仔细看,就围着屋子转了一圈出来了,我看了看时间,从进去到出来不足5分钟。出来后那个售票员用手朝一个方向一指:“往那儿走,有个炮台。”我顺着他指的方向走了2分钟就到了那个炮台,炮台上一门满是铁锈的大炮,据说是日俄战争期间俄国人留下的,炮台没有任何文字说明,也就看看,了解不到更多有益的关于这个炮台的信息。这里荒草丛生,荒草间有一条游人踩出的路径蜿蜒曲折,顺着这条路径走去约5分钟,看见一个地堡,由于没有任何说明文字,不知道这个地堡具体的用处是什么,而且地堡不能进入只能外围参观,我凑到窗户上往里张望,里面一片昏暗什么也看不见,无奈何只得继续顺着游人踩出的路径前行,2分钟后到了指挥处,由于有“指挥处”的大牌子才知道这里的功能,指挥处由于修筑在山洞里,潮湿阴暗,也同样什么都看不到,怀着愤愤的心情我结束了这个景点的游览。一个地方的游客到这里旅游除了视觉上的感受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里的介绍感受到历史和由历史沿革而来的地方文化,这个景点可好,什么都没有。我走过全国不少地方,如此的工作环境、如此的服务态度、如此的景点功能还真是头一次遇见,真算开眼了。椅子山出来司机问我去不去203高地,我问有什么可看的,司机说也没什么,这个203就是日俄战争时交战最激烈的一个地方,双方都损失惨重,但最终日本获胜夺取了这个高地,上面也就是个陈列馆,里面有些照片和文字说明。我说看看去吧,于是车开到203高地,由于前一个景点给我的印象很不好,刚才听司机一介绍,便产生了抗拒心理没打算游览,到了景区下车看了看景区导览图,更觉得没啥了,于是吩咐司机开车直奔下一个景点。
司机问关东军司令部看不看,我本来对历史景观很有兴趣,可椅子山炮台和203高地搞得我有点抗拒,但是觉得这么重要的景点还是应该看看的,就说去吧。15分钟后来到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所谓司令部就是一座大楼,楼修得威武雄浑,外墙雪白,从这座楼那就可看出日本人侵略中国时的信心很足。进入大门,四个金色廊柱伫立于楼梯两边,楼里一股阴森森的气氛让人感到毛骨悚然,这种气氛真与日本关东军的罪恶不谋而合。楼的一层不让参观,直上二层,正对二层楼梯就是日本关东军司令的办公室,办公室陈设简单: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文件柜、桌上有电话、日本国旗、笔等陈设,办公桌后面的墙上悬挂着一面巨大的日本膏药旗,旗子的四个角分别书写四个大字“武运长久”。令人惊诧的是也许为了真实感吧,桌子和椅子中间竟然立着一尊站着的日本关东军司令的蜡像。这座大楼给人的阴森感和来时怀着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仇恨的我在看到这座蜡像的一刹那,这两种情感顿时灰飞烟灭,相反还增添了些许喜感。真不知道这座蜡像的设计者和决定摆放蜡像的决策者的脑子是不是被灌猪血了,他们真是响应中央提出的“和谐”号召,竟然连日本关东军都和谐进来了。从这里开始游览二层的各个房间,有机要室、会议室、陈列室等等。这里摆放的物件展品都是原件,家具摆放位置都是原样摆放没经过一丝设计,图片文字翔实而详尽,让前来的游客对日本关东军策划侵华战争的罪恶有了感性的认识。大楼三层以上也不让参观,不过即使二层这一层走马观花似的参观也花了一个半小时,不虚此行!从大楼出来是个小广场,广场中央竖立一座石碑,司机这时候走上来说:“这是中苏有好碑,1950年建成的。”中苏是不是真的友好暂且另说,这块碑的建立起码说明了中共建政后与苏联的那段蜜月期真是蜜里调油。广场的西面是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东面和南面还有两个馆,东面那个馆要钱,南面那个馆不要钱,我就去了南面那个馆参观,里面展览了不少辽东地区出土的文物,大部分出土文物形制规整但做工粗糙,倒也符合这里人民的粗犷性格,体现着一股原始美。
关东军司令部出来到了著名的日俄监狱,这个监狱最初是俄国人建造的,日俄战争以日本人的胜利结束,日本人接手这个监狱并且扩建成一个大型的监狱,所以关于这个日俄监狱现在所留遗迹都是日本的,主体监狱区是个Y字型楼,日本人在Y字的中间设了个岗哨,可以看到三面的情况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随时报告。这个景区的管理很好,路线设计科学简洁,游客进来不需要什么指导,随着监狱里的指示标志就能一路参观下来。一进来就看见一个矮跨栏,跨栏旁边是一个木架子,上面挂着褴褛的囚衣,据说犯人进来时要脱光衣服,双腿跳过矮跨栏,然后才允许穿上囚衣入狱,脱衣服是为了防止夹带,跨栏是为检查你的身体是否在入狱时健康,如果跨不过去就直接送医务室治疗后再入狱。往里走就是一个监狱一个监狱地参观,监狱室都是5平米见方,里面有个木架,木架上有脸盆、洗漱用具、地上墙角一个净桶、中央地面有三苇草席铺盖,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监狱室靠外侧的墙上都有一个半平米左右的窗户,窗户里面安着铁栅栏,狱室门都是硬木做成极其结实坚固。监狱楼的走廊地面光滑,一看就是用高标号的水泥建成的这座日俄监狱。整个楼里阴暗窄仄,可以想见犯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之恶劣程度。监狱走廊墙壁上时而挂着些抗日英雄的照片和这个人的介绍文字,看着文字的介绍让我对这些英雄们肃然起敬。狱室都一样的,但其中有一个狱室与众不同,这个狱室就是朝鲜抗日英雄安重根所居,安重根刺杀了日本首任首相伊藤博文后被囚禁在这个狱室里,狱室里有办工作、椅子、床、电灯、纸笔、洗漱用具、厕所。日本人把他当做要犯囚禁,安重根狱室旁边就是典狱长的办公室,由典狱长亲自看管。在监狱里安重根英勇不屈,写诗明志,最后日本人没办法只得将他施以绞刑,就义时年仅31岁。安重根就是在这座监狱的绞刑室就义的,绞刑室中央是一个木绞架,上面有一根小鸡蛋粗的绞绳,绞刑架下一块翻板,人的脖子套上绞绳后翻板打开,人就被悬吊着,直到窒息死亡,绞死人后将人放入一个木桶,然后埋在旅顺的东山里。绞刑室的南面有一个从东山出土的木桶,里面有一具骷髅骨,可以断定是死在这屋里的某一烈士的遗骨。绞刑室的墙上挂着在这座监狱工作的日本人的证词,证明了这个绞刑室的可怖,这让我更加痛恨日本军国主义者了。监狱其他地方也值得一观,比如刑讯室、医务室、机密室等地。刑讯室是对抗日志士施刑之地,一进去看见一个木十字架,十字架横木两端两根捆绑手臂的粗绳隐隐有血迹的暗红,十字架下放着打人的皮鞭,足有乒乓球粗细。十字架右侧地上放着一个人形黑色的老虎凳,人形的四肢四条皮带看了让人触目惊心,从十字架、皮鞭和老虎凳就可想见日本人的残酷和毫无人性。医务室里陈列着白大褂、药物、手术工具等物,据进过医务室的一位老人讲这里的医疗简单,有时因候治疗不及时或由于设备、医药的简陋令伤病的犯人反而更加痛苦,以致最后被病痛折磨死去,情状惨烈。里面还有一份证词比较搞笑,一个曾经的犯人讲:“这个医务室说是治疗之地,其实从这里死的人最多。”这句话看上去是为了揭露日本人的罪恶,其实仔细想想,任何一个医疗单位——大部分就是医院吧,都是死人最多的地方,难道因此我们能得出医院是罪恶的结论么?我们的官方宣传总是从教条的概念出发,罔顾实际,好像得出一个符合他们宣传效果的结论,其实是不禁推敲的,仔细想想反而证明了他们的无能和昏庸。机密室里有一些当时很高级的通讯设备以及一些机要文件,可以从此看出日本人对整座监狱控制之严。整座监狱即使大致一转也要一个半钟头,从监狱出来时已经上午11点半了。
上车后司机给我们带到了旅顺军港码头,军港码头现在还是军事禁区,上空不允许飞机开过。为了旅游,当地开放了军港码头的一小部分,在码头上看到了两艘大型战舰和一块上书“旅顺口”的大石,其他就什么都没有了,好在是在海边,我在这里眺望大海眺望了半个小时,然后就回到大连市区了。
旅顺之游是我在大连的收获之一,虽然椅子山让我很不爽,但一个日俄监狱一个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就足以让我对旅顺赞赏有加了,特别是日俄监狱,某种意义上说旅顺的历史就是日俄的历史。我觉得旅顺人很注意保护历史遗迹,这点和北京不同,北京热衷于拆旧盖新,可盖的新让人觉得没有了一丝北京味儿,旅顺就不同,我在那里直接感受到了历史的气息,还有旅顺人对那段历史的熟悉。我想,一座城市不应该光有建筑,只有建筑的城市是冰冷无情的,只有承载着历史的城市才让这个城市有了温暖,让人觉得可亲可敬。
椅子山景区位于山上,车开到椅子山景区停在一片空地上。我下车卖票,这里没有售票亭,只有个屋子,屋子分里外间,里间是起居室,外间就当做售票亭了。由于到得早,我进入屋里,迎面看见售票员右手拿着牙刷,左肩搭一块手巾板正要洗漱去,看见我后他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直接就说:“票价40,停车费10块。”我把钱给他,他拿着钱过了5分钟才出来把门票和停车发票给我。我出来后进入“售票亭”旁边的一个所谓展览室参观,一进去大呼上当,展览室也就30平米,里面围墙四周陈列满了图片和说明文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东西陈列了,我心里不禁微微有气,不过既然来了总要看看,否则不是更亏了么?由于带着气,也没想仔细看,就围着屋子转了一圈出来了,我看了看时间,从进去到出来不足5分钟。出来后那个售票员用手朝一个方向一指:“往那儿走,有个炮台。”我顺着他指的方向走了2分钟就到了那个炮台,炮台上一门满是铁锈的大炮,据说是日俄战争期间俄国人留下的,炮台没有任何文字说明,也就看看,了解不到更多有益的关于这个炮台的信息。这里荒草丛生,荒草间有一条游人踩出的路径蜿蜒曲折,顺着这条路径走去约5分钟,看见一个地堡,由于没有任何说明文字,不知道这个地堡具体的用处是什么,而且地堡不能进入只能外围参观,我凑到窗户上往里张望,里面一片昏暗什么也看不见,无奈何只得继续顺着游人踩出的路径前行,2分钟后到了指挥处,由于有“指挥处”的大牌子才知道这里的功能,指挥处由于修筑在山洞里,潮湿阴暗,也同样什么都看不到,怀着愤愤的心情我结束了这个景点的游览。一个地方的游客到这里旅游除了视觉上的感受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里的介绍感受到历史和由历史沿革而来的地方文化,这个景点可好,什么都没有。我走过全国不少地方,如此的工作环境、如此的服务态度、如此的景点功能还真是头一次遇见,真算开眼了。椅子山出来司机问我去不去203高地,我问有什么可看的,司机说也没什么,这个203就是日俄战争时交战最激烈的一个地方,双方都损失惨重,但最终日本获胜夺取了这个高地,上面也就是个陈列馆,里面有些照片和文字说明。我说看看去吧,于是车开到203高地,由于前一个景点给我的印象很不好,刚才听司机一介绍,便产生了抗拒心理没打算游览,到了景区下车看了看景区导览图,更觉得没啥了,于是吩咐司机开车直奔下一个景点。
司机问关东军司令部看不看,我本来对历史景观很有兴趣,可椅子山炮台和203高地搞得我有点抗拒,但是觉得这么重要的景点还是应该看看的,就说去吧。15分钟后来到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所谓司令部就是一座大楼,楼修得威武雄浑,外墙雪白,从这座楼那就可看出日本人侵略中国时的信心很足。进入大门,四个金色廊柱伫立于楼梯两边,楼里一股阴森森的气氛让人感到毛骨悚然,这种气氛真与日本关东军的罪恶不谋而合。楼的一层不让参观,直上二层,正对二层楼梯就是日本关东军司令的办公室,办公室陈设简单: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文件柜、桌上有电话、日本国旗、笔等陈设,办公桌后面的墙上悬挂着一面巨大的日本膏药旗,旗子的四个角分别书写四个大字“武运长久”。令人惊诧的是也许为了真实感吧,桌子和椅子中间竟然立着一尊站着的日本关东军司令的蜡像。这座大楼给人的阴森感和来时怀着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仇恨的我在看到这座蜡像的一刹那,这两种情感顿时灰飞烟灭,相反还增添了些许喜感。真不知道这座蜡像的设计者和决定摆放蜡像的决策者的脑子是不是被灌猪血了,他们真是响应中央提出的“和谐”号召,竟然连日本关东军都和谐进来了。从这里开始游览二层的各个房间,有机要室、会议室、陈列室等等。这里摆放的物件展品都是原件,家具摆放位置都是原样摆放没经过一丝设计,图片文字翔实而详尽,让前来的游客对日本关东军策划侵华战争的罪恶有了感性的认识。大楼三层以上也不让参观,不过即使二层这一层走马观花似的参观也花了一个半小时,不虚此行!从大楼出来是个小广场,广场中央竖立一座石碑,司机这时候走上来说:“这是中苏有好碑,1950年建成的。”中苏是不是真的友好暂且另说,这块碑的建立起码说明了中共建政后与苏联的那段蜜月期真是蜜里调油。广场的西面是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东面和南面还有两个馆,东面那个馆要钱,南面那个馆不要钱,我就去了南面那个馆参观,里面展览了不少辽东地区出土的文物,大部分出土文物形制规整但做工粗糙,倒也符合这里人民的粗犷性格,体现着一股原始美。
关东军司令部出来到了著名的日俄监狱,这个监狱最初是俄国人建造的,日俄战争以日本人的胜利结束,日本人接手这个监狱并且扩建成一个大型的监狱,所以关于这个日俄监狱现在所留遗迹都是日本的,主体监狱区是个Y字型楼,日本人在Y字的中间设了个岗哨,可以看到三面的情况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可以随时报告。这个景区的管理很好,路线设计科学简洁,游客进来不需要什么指导,随着监狱里的指示标志就能一路参观下来。一进来就看见一个矮跨栏,跨栏旁边是一个木架子,上面挂着褴褛的囚衣,据说犯人进来时要脱光衣服,双腿跳过矮跨栏,然后才允许穿上囚衣入狱,脱衣服是为了防止夹带,跨栏是为检查你的身体是否在入狱时健康,如果跨不过去就直接送医务室治疗后再入狱。往里走就是一个监狱一个监狱地参观,监狱室都是5平米见方,里面有个木架,木架上有脸盆、洗漱用具、地上墙角一个净桶、中央地面有三苇草席铺盖,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监狱室靠外侧的墙上都有一个半平米左右的窗户,窗户里面安着铁栅栏,狱室门都是硬木做成极其结实坚固。监狱楼的走廊地面光滑,一看就是用高标号的水泥建成的这座日俄监狱。整个楼里阴暗窄仄,可以想见犯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之恶劣程度。监狱走廊墙壁上时而挂着些抗日英雄的照片和这个人的介绍文字,看着文字的介绍让我对这些英雄们肃然起敬。狱室都一样的,但其中有一个狱室与众不同,这个狱室就是朝鲜抗日英雄安重根所居,安重根刺杀了日本首任首相伊藤博文后被囚禁在这个狱室里,狱室里有办工作、椅子、床、电灯、纸笔、洗漱用具、厕所。日本人把他当做要犯囚禁,安重根狱室旁边就是典狱长的办公室,由典狱长亲自看管。在监狱里安重根英勇不屈,写诗明志,最后日本人没办法只得将他施以绞刑,就义时年仅31岁。安重根就是在这座监狱的绞刑室就义的,绞刑室中央是一个木绞架,上面有一根小鸡蛋粗的绞绳,绞刑架下一块翻板,人的脖子套上绞绳后翻板打开,人就被悬吊着,直到窒息死亡,绞死人后将人放入一个木桶,然后埋在旅顺的东山里。绞刑室的南面有一个从东山出土的木桶,里面有一具骷髅骨,可以断定是死在这屋里的某一烈士的遗骨。绞刑室的墙上挂着在这座监狱工作的日本人的证词,证明了这个绞刑室的可怖,这让我更加痛恨日本军国主义者了。监狱其他地方也值得一观,比如刑讯室、医务室、机密室等地。刑讯室是对抗日志士施刑之地,一进去看见一个木十字架,十字架横木两端两根捆绑手臂的粗绳隐隐有血迹的暗红,十字架下放着打人的皮鞭,足有乒乓球粗细。十字架右侧地上放着一个人形黑色的老虎凳,人形的四肢四条皮带看了让人触目惊心,从十字架、皮鞭和老虎凳就可想见日本人的残酷和毫无人性。医务室里陈列着白大褂、药物、手术工具等物,据进过医务室的一位老人讲这里的医疗简单,有时因候治疗不及时或由于设备、医药的简陋令伤病的犯人反而更加痛苦,以致最后被病痛折磨死去,情状惨烈。里面还有一份证词比较搞笑,一个曾经的犯人讲:“这个医务室说是治疗之地,其实从这里死的人最多。”这句话看上去是为了揭露日本人的罪恶,其实仔细想想,任何一个医疗单位——大部分就是医院吧,都是死人最多的地方,难道因此我们能得出医院是罪恶的结论么?我们的官方宣传总是从教条的概念出发,罔顾实际,好像得出一个符合他们宣传效果的结论,其实是不禁推敲的,仔细想想反而证明了他们的无能和昏庸。机密室里有一些当时很高级的通讯设备以及一些机要文件,可以从此看出日本人对整座监狱控制之严。整座监狱即使大致一转也要一个半钟头,从监狱出来时已经上午11点半了。
上车后司机给我们带到了旅顺军港码头,军港码头现在还是军事禁区,上空不允许飞机开过。为了旅游,当地开放了军港码头的一小部分,在码头上看到了两艘大型战舰和一块上书“旅顺口”的大石,其他就什么都没有了,好在是在海边,我在这里眺望大海眺望了半个小时,然后就回到大连市区了。
旅顺之游是我在大连的收获之一,虽然椅子山让我很不爽,但一个日俄监狱一个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就足以让我对旅顺赞赏有加了,特别是日俄监狱,某种意义上说旅顺的历史就是日俄的历史。我觉得旅顺人很注意保护历史遗迹,这点和北京不同,北京热衷于拆旧盖新,可盖的新让人觉得没有了一丝北京味儿,旅顺就不同,我在那里直接感受到了历史的气息,还有旅顺人对那段历史的熟悉。我想,一座城市不应该光有建筑,只有建筑的城市是冰冷无情的,只有承载着历史的城市才让这个城市有了温暖,让人觉得可亲可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