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用户1884664825
用户1884664825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各学段古诗词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19-01-14 09:25:59)

白河县2018年度校本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BXK2018019

课题名称

小学各学段古诗词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

负责人

李靖

所在单位

白河县中厂镇中心小学

结题 报告

关键词

古诗词、学段、教学、研究、策略、运用

结题

报告

摘要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需要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灿烂文化,古典诗文又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引导小学生学习经典古诗文,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珍惜自己民族优秀文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最终达到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积淀孩子们的文化功底,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2、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2017年9月国家教育部新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在一年级和七年级同步投入使用。新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就是古诗词篇目的大幅度增加。小学六个年级十二册,共有古诗词文132篇,占课文总数30%左右,充分体现了中华古诗词文在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的需要

由于学生处于不同年龄段,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差异,通过对不同学段古诗词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对我校教师的新教材领悟能力、课堂教学艺术、教学能力提升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培养学生在学习领会古诗词中的语言美、意境美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第一个汲取知识阶段,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接受学习能力强,让他们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感受到古诗词的特殊魅力,为塑造培养自身的文学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能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将会使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得到提高,使学生终生受益。

2、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研究”,通过课题的实践与探索,提高本校教师的小学古诗词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师的文化和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和专业水平。

3、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围绕培养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学生怎样才能更好的接受中华文化传承的角度,到对古诗词教学材料进行把控、分析、诠释和总结,来研究探索寻找出一套有效的课堂教学途径,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是值得我们去深入细致的研究它。。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8年4月—5月):开题阶段

  1、进行课题申报。

  2、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研究成员,分工完成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组织课题成员交流讨论学习。

  3、召开课题开题会议,讨论研究方案,明确各自的职责,围绕本课题写好各个研究问题的研究计划,重点研究并确定高、中、低学段的古诗词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并安排课题教师相应的研究工作任务,撰写开题报告。

  4、搜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供课题组成员学习,组织课题教师讨论形成课题的研究方法步骤。

  第二阶段(20185月—11月):实施阶段

1、综合运用课题组讨论通过的研究方法开展课题研究。

2、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收集整理课题组研究人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存档,为形成最终的成果做准备。

  3、根据调查结果及分析,严格按照课题计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4、课题开展的每一步都须有课题组一起商议讨论决定实施,形成统一的思想意见和研究体系。

5、安排部署课题研究教师公开课的准备和实施,深入课堂教学、听课、组织教师评课交流研究。

6、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掌握、理解能力的进展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分析

7、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8、开展教学经验交流研讨,进行阶段小结。

  阶段:(201812月)结题阶段

1、课题研究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进行总结和课例展示,撰写研究论文

2、研究经验成果推广和实践运用。

3、提出结题申请。

4、撰写结题报告邀请有关专家、领导对课题进行评审鉴定。

  5、整理过程资料,形成文本汇编成册。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各种理论著作和研究资料,进一步探索提高小学生古诗词教学学段的教学方法体系

  2.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

  3.活动调查法:通过课题组组织开展活动、沟通交流、问卷、测试等各种形式对教师和学生参与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过程、学习兴趣、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总结。

  4.经验总结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课堂实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取精华,总结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小结、调整、完善研究方案。

  5、提升推广法:通过课题组研究、总结、提升,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古诗词分段教学模式,在校内实施推广。

(三)研究结果与成效

  《新课程标准》一至六年级语文教材收录的古今优秀诗文有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压力也是可见一斑。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学生处于不同年龄段,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差异,通过对不同学段学生,给予不同的教学目标定位,特别有助于学生对古诗词的接受和理解,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第一个汲取知识阶段,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和接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特点,不分层次、方法单一的教学,将对学生学习兴趣、接受知识能力的负面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正是这个原因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围绕“古诗文分学段教学”进行研究,来探索和学段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把控低年级学段古诗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定位准确,教学手段要丰富。

  低年级古诗教学一定要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原理,紧扣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诗尤其要重视诵读,因为古诗文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老师应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初学古诗词时,教师便要把控教学重点,做到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出停顿节奏。注重范读领读,采用齐读默读,或个别朗读背诵,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

  所以,低学段古诗文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对诗文字句的准确读音,诵读诗文的节奏把控上,强调读和记,可以不求甚解,不必过分要求学生逐字逐句意思、诗的意境都能掌握,读多了自然成诵。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传授一些朗读古诗的基本技巧,如停顿、重音、语速等。比如音乐教材中有一首歌《春晓》,旋律优美便于吟唱。学完这首歌,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将别的古诗也拿来唱,唱得不亦乐乎,增添趣味,加深记忆。
 
2、中年级学段教学采用解字词、明诗意、以读代讲、读中感悟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感知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

  要欣赏古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必须要读懂诗句。古诗词“麻雀虽小,五脏惧全。”教师要注重指导中年级学段学生诵读时要注意的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初步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古诗语言非常简洁,和现代汉语不同的是它多是单音节词,所以必须要教学生逐字落实理解。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要解释以下的字:望——远看,日——太阳,照——照耀,生——产生……读懂了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义,逐一落实字词以后,就可以把一句句精炼的诗的语言译成现代汉语,从而读懂诗句,进一步感知诗意,从而恰当地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能够完整的语言表达出诗文含义。

  3、高年级学段教学重点以启发学生对古诗词的想象力,体会诗人情感,领悟古诗的意境美为目标重点,启发想象力,展开拓展,领略古诗词的文学之美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在古诗中,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孟浩然的《春晓》一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人谛听鸟啼,回忆风雨,猜想落花,把爱春和惜春深情,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诗句看似写景,实为抒情,情景交融,达到无由分解的境界。

  古诗词产生的年代久远,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都跟现代大不一样,高年级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理解学习的基础,但是要准确把握古诗词作品情感,仅仅拘泥于课文必学内容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拓展自身视野,重视资料收集。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与诗人心灵合一。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让学生去想象、去感悟、去入境。因此,教师要形成开放的教学观,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拓展延伸中融合,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者的作用,在对话交流中导情。课堂是向双向开放的,学生带着问题、信息走进课堂,一堂课上好后,学生又带着许多新的问题离开课堂,这不仅仅是学习的延伸,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4、课题研究与课堂实践、组织活动相结合,讲我们摸索探究中总结出来的方法进行推广,提升了教师的自身素质,适合小学生认知能力规律,有效促进了学习整体教学的发展。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

  存在问题

  1.要想让高段小学生在六年级毕业之前,对小学高段古诗词在积累数量和学习质量上达到要求,是需要有计划地制定目标。有毅力地去执行的,而有很大一部分小学生是不能持之以恒的。家长也因为忙或文化因素不能很好地监督。

  2.在教学方法的推广上,教师要注意教学各环节的衔接还需要紧凑,要有艺术化。整个教学环节要设计成启、承、转、合的韵律结构。这方面还要进一步改进,使整个教学过程跌宕起伏,富于节奏。 

  解决思路

  1.教师和家长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

  2.营造古诗词学习氛围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和家长要做好指导和监督。以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为平台,以家长与老师沟通配合为桥梁,让每个学生都领悟到古诗词的魅力。

  3.在本校有组织地推广研究成果,更好地运用课题成果,及时发现不足,不断改进,使课题研究意义得到充分的体现,真正发挥课题研究的作用。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名师课堂实录诗词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6页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