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w690/0023vCtogy6GPKdLhR476&690
文、杰西老妈
孩子开学了,这学期,老人没法来家里料理家务,什么都得自己做了。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手机闹钟一响,我一骨碌爬起身,穿好衣服,马上冲进厨房,开始做早餐。早晨的时间如打仗,若稍迟一点起床,儿子就有可能来不及吃早餐,我就有可能上班迟到,所以,时间不允许我赖床。
虽然知道自己不是烹调高手,虽然知道自己对于作文、写诗或插花的兴趣高于烹调,但我依然努力变换着早餐的花样。我做的早餐,有时,是一锅热腾腾的白稀饭,小菜是花生米和肉松;有时,是一锅加了红枣、薏米、核桃的杂粮甜粥;有时则是一锅香浓的豆浆加上热气腾腾的馒头。
等到早餐煮好,天已大亮,也到了该叫儿子起床的时候。迅速冲进卧室,把儿子从甜睡中摇醒,催他尽快起来穿衣。然后又跑进卫生间,把他的牙刷挤好牙膏、牙杯装满水、脸盆装上热水、放进毛巾,等他来刷牙洗脸。
儿子洗刷完毕,走进客厅,我则迅速递上半杯温度适中的开水,让他喝下去。喝完水,就让他开始吃我为他盛好的早餐。
儿子在悠然地吃着,我则为他准备要带去学校里喝的开水。
有时心想,原来一个家庭主妇的早晨,竟是如此忙碌,竟比白天的上班工作还要紧张。而儿子,对早晨我为他做的这一切,熟视无睹,似乎一切是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的事。
思绪不禁回到自己的儿时,那时,母亲也是一大早起来煮稀饭。那时的物质贫乏,一家人的早餐,每天都是千篇一律的稀饭。儿时的我,也是每天吃着母亲为我盛好的稀饭,有时没有菜,我就把昨夜的菜汤,浇在稀饭里,拌一拌,有些咸味,就开心地稀里哗啦吃下去了。
儿子却没那么爽快,有时他没把早餐吃完,就想走。我一把拉住他,好说歹说,求他把早餐吃完,以免上课时挨饿。
七点半,早餐吃完,儿子戴起红领巾,背起书包,准备下楼。
我为他打开大门,站在他身后,轻声叮嘱着:“过马路要小心。要记得喝水。中午放学要及时去午托班……”儿子对于每天临别时我的唠叨毫无反应,一声不吭地走下楼。他越长越高的个子,都比我的肩膀高了,身上背个沉重的大书包。那个蓝色的米奇大书包,把他的背部挡住,只留下他的头部及腿脚,所以,我能看到的只有他背朝着我的头和腿脚。那时的我,真希望儿子能回头,跟我挥挥手,笑一笑,说声“妈妈,再见”。
儿子的身形很快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痴痴地站立在门口,依然没等到儿子回头,依然没等到他跟我笑一笑,说声“再见”。尽管如此,每天早晨我依然站在门口痴痴地目送着他的渐渐远去。
儿子长大了,有了他自己的思想,他不再象小时候一样,跟我撒娇着要吃糖果;周末也不爱由我牵着他的手,跟我出门去公园玩。长大,是否意味着他对我的远离?长大,是否意味着他厌烦我的唠叨?长大,是否意味着他不再象小时候一样,出门时依恋地跟我挥手说“再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