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钧:又见家暴?又见家暴!
(2012-04-10 08:34:00)
标签:
唐钧又见家暴杂谈 |
分类: 诤说·社会服务 |
我们可以看看小茹这短短4年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据记者报道:小茹只是在出生后的7个月里曾经与父母相处,此后就一直都生活在老家,跟随外公、外婆生活,直到4岁,才被父母接到东莞团聚。从以上经历可以推测,父母对于女儿小茹来说,以前一直都只是一个符号,相互之间缺乏互动交流的基础。等小茹到了“严厉的”父母身边,马上就希望她服服帖帖地“听话”,这显然是办不到的。
家暴问题并非仅仅是家庭的问题,必须看到,这一类问题常常与外部的社会环境相关:
其一,如果小茹不是出生7个月后便留守老家,一直和徐某辉夫妇生活在一起,彼此间有亲情、有感情,可能就不至于被这样虐待。父母和子女间的长期疏离,是造成这种家暴惨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虽然徐某辉夫妇把小茹接到东莞,说是为了使她“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实际上,徐文辉夫妇白天都要上班,家中无人照料小茹。据记者报道,在此情况下,父母竟然常将小茹单独锁在出租屋内,有时候甚至用胶带或者绳子绑住小茹才去上班。我们也许已经关注到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差异,但在我们的眼皮之下,因为公共服务的缺乏,致使一条小生命早逝,这可能就是徐文辉所说的“你们体会不出一个打工父亲的辛苦。”这也是造成这种家暴惨剧的原因之一。
当未成年人遭遇这样的悲惨境遇,唯一的办法只能靠外部解救。但中国社会的传统一直把“打孩子”当作家务事。邻居们即使看到这些问题,也不会“多管闲事”。所以,从记者报道中看,在小茹备受煎熬的两个多月中,似乎并没有人对徐某辉夫妇进行过劝说或阻拦,也没有人向公安机关报警。或许在农民工聚居的地方,这样的事情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这也是造成这种家暴惨剧的原因之一。
人,是社会的人。人类社会总是要靠符合规律的规则运行才能达到有序,才能确保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如果我们仍然把农民工当作“二等公民”,向他们索取的只是他们的劳动力,而对他们的生活乃至生命漠然视之的话,这样的惨剧还会发生。
广东省正在大力推行社会工作。根据国际经验,解决家暴问题,是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希望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的尽快介入和干预,能够使这种局面有所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