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故事情节

标签:
王羲之颜真卿苏轼顾建平说书法书法奥秘 |
分类: 书法 |
书法有故事吗?有。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寒食诗帖》,都有动人的创作故事。
书法有情节吗?有。书法作为艺术,自然蕴含情感。与音乐相似,书法具有一维性,一维性艺术容易缀连而生成情节。天下三大行书上,皆可解读作者心绪起伏之情节。
不过,我今天要说的不是书法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也不是书法宛如心电图的起伏情绪。而是书法作品通过点线、结构、布局、墨色、节奏述说故事和铺陈情节。当然,这样的作品不多。
倘若构思了作品的故事情节,十之八九写不出来,因为书法实乃低目的、高随机的艺术,难以按创作目的如法炮制作品。写出的作品具有故事情节,这样的几率低到不敢奢望。
作为文字学家,我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让字形敞露字义、倾吐文化。作为书法家,我追求书法作品的艺术形态反映文本义涵。
我的书法作品即是我的写照,字如其人。审美倾向、功力深浅,乃至性格禀赋,都写在书法作品脸上。“歸心”这件作品,不仅投射出我的身影,更暗合我的一段经历,从而形成故事情节。(见图)
“歸”之形态:始于安稳舒适,条理井然;继而烦躁难安,徘徊纠缠;终而断然决然,径直回归。“心”之形态,糙擦猛跺,归途脚印;曲钩环抱,纤然心弦。“心”字悬空,未来无定;落款着地,扎根安然。
在国外24年,生活、工作、家庭、事业一切安好,“歸”之初也;应否摆脱舒适区,放下各种名利,直面不可知未来,“歸”之继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断、舍、离,回国返沪重新开始,“歸”之决也。刚回沪,成就难显,局面未开,“心”之悬也;继而文字学、书法频结硕果,落款安也。
区区二字产生故事情节,始料未及,写成后方从作品上琢磨出活生生故事情节。
“歸”之形态:始于安稳舒适,条理井然;继而烦躁难安,徘徊纠缠;终而断然决然,径直回归。“心”之形态,糙擦猛跺,归途脚印;曲钩环抱,纤然心弦。“心”字悬空,未来无定;落款着地,扎根安然。
在国外24年,生活、工作、家庭、事业一切安好,“歸”之初也;应否摆脱舒适区,放下各种名利,直面不可知未来,“歸”之继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断、舍、离,回国返沪重新开始,“歸”之决也。刚回沪,成就难显,局面未开,“心”之悬也;继而文字学、书法频结硕果,落款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