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荣宝斋的前身--松竹斋

(2011-07-03 22:47:15)
标签:

杂谈

                    荣宝斋的前身“松竹斋”
                                                                            
    康熙初年,浙江绍兴府有一张姓读书人家,在宁波开了一间经营南纸和南笔的文房四宝店,取名为“松竹斋”。
   “松竹斋”每天日上三竿开门迎客;掌灯时分闭店歇息。多少年来倒也安稳清闲。
    明朝末年时,张家有位举人进京赶考,得中进士,在朝里当了一名不大不小的京官。后来,清兵进京改了国号,张氏祖先的官儿也就做不成了。只落得闲赋在家,终日无所事事。为了家族得以团聚的缘故,远在绍兴府的张家变卖房产,关闭店铺,举家北上来到了京城。一来为享天伦之乐,二来指望能在天子脚下找到一席生存繁衍之地。
    康熙十一年,安顿就绪的张氏家族,把曾经在宁波府经营得颇有名气的“松竹斋”的牌匾,挂在了北京西琉璃厂一百零一号的门楣上方。自此,北京“松竹斋”在京城大名鼎鼎的琉璃厂正式开张营业。经营内容依旧是南纸南笔以及各种文房用具。
    由于“松竹斋”的创始人初来京城闯荡,因此为人处事一定要加倍小心才是。他们每时每刻都将“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张氏祖训铭记肺腑,不敢违背半分。正是基于此道,“松竹斋”的口碑也是日益攀升,“东西地道、物有所值”的赞誉之声一时不绝于耳。再加上张氏祖先做官时在京城结交了众多的文人墨客,捧场者和追随者登门造访,来往宾客络绎不绝,使得“松竹斋”门前车水马龙,生意兴隆。没过多久,治店有方而又得天独厚的“松竹斋”,在整个儿琉璃厂同行业者的业绩中,脱颖而出,勇拔头筹,成为数一数二的佼佼者。
    张氏家族初来乍到就取得了如此骄人业绩的同时,难免也会招来是非与麻烦。在那些赞誉之声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各种不可预见的杀机。经营古玩字画这一行的都清楚,外来户要想在老琉璃厂这一亩三分地儿站住脚跟、顺顺当当的经商,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果不其然,没过了多少日子,那些挑刺儿的、找茬儿的就一股脑儿的都出来了,甚至还有直接到店里来收取地面儿保护费的。这帮家伙隔三差五的就来折腾你一回,进店后大呼小叫的,把客人全都吓跑了。明摆着欺负你是个外乡人!
    当时“松竹斋”的主人是张氏第二代传人张玉峰。张玉峰二十岁出头,生性好强血气方刚。每当看到自己的母亲和兄弟受恶人的欺负时,心中如同刀绞一般。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拜师习武,发誓要练就高超的武艺、用以保护买卖、保护自己的亲人。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百六十五日习武从不间断。真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张玉峰经过几年的潜心苦练,终于练就成一身的好武艺。每逢初一或十五,在庙会举办的比武大会上,他总能夺取头名,成为京城公认的武林高手。张玉峰的武功尤以腿功最为擅长。一次他与别人打赌,在通州的张家湾,仅用三脚就踢死过一头牛!一时间被目睹者传为佳话。
    因为他的功夫好,再加上人也长得白净,因此人送美称“玉面哪吒”。
   “玉面哪吒”张玉峰的名声大振,“松竹斋”便再也没有出现过敢来捣乱和滋事的歹徒。偶尔在街上能遇见一个半个往日的坏家伙,大多也是陪着笑脸赶紧溜得远远的,没有一个人敢在张玉峰的眼前晃悠。
    康熙三十年三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微风送暖,春意盎然。有心一览京城春色的康熙皇帝,传旨摆驾前往广安门内的法源寺礼佛进香。一路上鼓乐齐鸣,威风浩荡。当圣上的銮驾途径顺治门(后为宣武门)时,竟然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从瞻仰圣驾的众多百姓人群的当中,突然窜出来一个手持钢刀的蒙面刺客,直奔康熙爷所乘的御轿而去!由于情况出现得太突然,在众多的护卫们还没有做出丝毫的反应时,刺客锋利的刀尖眼看就要刺进康熙乘坐的轿箱。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一个人仿佛从天而降一般,出现在了康熙皇帝的御轿前。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此人飞起一脚将刺客的钢刀踢向半空当中,紧接着就是一个鹞子翻身式,将刺客牢牢地压在身下。任凭刺客拼命的挣扎,就是丝毫动弹不得。直到这时,惊魂未定的护卫们才蜂拥而上,将那个刺客绑了个结结实实。顿时,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当中,爆发出震耳的喝彩声。这位舍身救驾的义士不是别人,正是经营文房四宝“松竹斋”的掌门人——“玉面哪吒”张玉峰!
    原来那天张玉峰刚好闲得没事,正要进内城去会会朋友散散心。谁知途径顺治门时恰巧遇到了刺客劫驾。用张玉峰的话说,只不过捎带手儿的,就把身为万乘之尊的康熙爷给救了。
    事后,内务府官员奉旨来到“松竹斋”,隆重宣读了圣上旨喻:张玉峰因勤王救驾有功,御赐黄马褂一件并赏纹银五百两;恩赐皇封御酒一樽,赏与壮士享用。
    真可谓皇恩浩荡!张玉峰谢恩领赏,将圣上所赐之物供奉与于列祖列宗牌位一旁,与祖上一同共享如此荣耀。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张玉峰宣武门救驾之事,还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是添油加醋地奉为美谈。
   “松竹斋”的名声越传越响、生意更是越做越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字号不变、经营内容不变的“松竹斋”,在经历了康乾盛世的辉煌以及数代张姓家人的苦心经营后,步入了即将要决定“松竹斋”命运的光绪年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