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到川渝(重庆)

标签:
山城步道磁器口轻轨穿楼 |
分类: 国内旅游 |
2022年因新房装修、搬家,一直没有机会出门。诸事刚妥,保姆生事,又忙着赶去替班照顾老人。转眼入秋,各大景点在“十一”被挤爆,看来人们真是被疫情憋坏了。丙察察的计划在台面上放置已久,车都约好了却因西藏封控而搁置。眼见西藏解封无望,新疆、青海、甘肃,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可着地图找也就只剩下川西。色达地处阿坝,暂时进不去。好在甘孜开放,那就去看贡嘎,毕竟子梅垭口也念叨了十几年。
出行时间:2022.10.9—11.2
计划行程:北京—重庆—成都—贡嘎环线5天(拼车)—成都—剑门关—汉中—光雾山—西安—北京
实际行程:剑门关景区因疫情关闭,汉中封控无法进入光雾山,最终只好折返成都,改乘大巴由巴中前往光雾山。此后因北京健康宝出现弹窗3,购置回京机票失败,只好再次修改计划,走了趟三峡,即巴中—重庆—奉节—巫山—宜昌—石家庄—北京。一路被弹窗3困扰,回家的路变得异常困难。
山城重庆
不记得多久没来山城了,模糊的记忆中除了解放碑、渣滓洞,就是高高低低的街道、上上下下的阶梯,这种城市里的“山路”一直让我犯憷。
傍晚抵达重庆江北机场,乘地铁一路顺畅地进入市区。仔细观察车厢内张贴的轨道交通图,覆盖面广且站点密,市民出行条件应该获得了很大改善。还有新晋网红景点“轻轨穿楼”,一定要抽空去看看。
夜色中的重庆灯光璀璨,一栋栋现代建筑拔地而起,勾勒出美丽的天际线。置身于高楼间,路似乎平坦了许多。山城,你这是要用高楼填平沟壑?当夜守着长江入眠。
清晨,初升的太阳为山城披上一层柔和的晨光,两人携手踏上山城步道,去寻觅旧日时光。重庆市区建有多条步道,无意中走上了最经典的第三步道。沿江而建的步道起自长江边的中兴路,止于重庆城门遗址“通远门”,石台阶顺古城墙依山势爬升,沿途经过山城巷、仁爱堂、悬空栈道、古城墙遗址等景点,如今也算得上重庆的打卡地。
许是太早,步道鲜见游客,山城巷里悄无声息。根据入口处石刻简介,这还真是个百年老巷。1900年法国传教士在此坡上立杆点灯为路人照明,得名天灯巷、天灯街,1972年正式更名山城巷。沿街巷梯道拾级而上,不断有历史介绍的铭牌向到访者讲述山城巷的历史变迁,从开埠时因临近外国租界而形成的高级住宅区,到抗战时的将领官宅,及至延续至今连接上下半城的巴渝民居。一条山城巷,讲述老重庆。创意很美好,但经过政府主持改造的老街能留住多少昔日光阴就不好说了。不过,沿途小巷内风趣的涂鸦常能博得过路者的会心一笑。
步道有一段修建在沿江崖壁上的悬空栈道,围栏边上的一串串红灯笼在微风中摇曳,而紧贴的崖壁上就是古城墙。为方便游客玩赏和休息,沿途设有数个观景台。凭栏眺望,低头是滚滚长江水,抬眼是雄跨两岸的轻轨大桥,目光延伸可直抵南岸风光。一直被局限的视野豁然开朗,心情大爽。
山城步道上除了江景、山景,还有“仁爱堂”、“厚庐”、“体心堂”、通远门等历史建筑。眼见游客开始增多,决定放弃步道后半程,从兴隆街直插地铁站路口,吃早饭、作核酸(现下这个很重要),下一站李子坝。
借助现代交通工具,快速在时空间切换。刚还在长江边感悟旧时光,转眼就立于嘉陵江边仰望“轻轨穿楼”了。说实话,乘车无法体验“轻轨穿楼”的妙趣。单轨车沿山侧行进,车上人不多,除了玩手机就是欣赏窗外的沿江风光。当列车滑进李子坝站时,如果事先不知道车站位于一整座楼体内部,还真的无感。
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心有不甘地下到江边的观景平台。原来这里才是观赏“轻轨穿楼”的最佳位置。平台的一侧是嘉陵江,蓝天白云下的一道黄色弧线托起一片高低错落的现代建筑。另一侧是一座贴山而建的楼房和沿山体高架起的轨道,高架立柱一直将铁轨送进楼内。高架柱下方的坡面涂满五彩缤纷的颜料,如同彩绘挂毯,成为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线。
贴在山坡上的楼房有一层空心,两侧不断有对开的2号线单轨车进出,每每有车行进至此,观景平台的一些游客会变化出不同姿势,欣喜地呼唤伙伴按下快门。偶尔也会有打小旗的旅游团队赶过来匆匆看上一眼,看来李子坝已从民间的网红景点走入旅行社的打卡清单。
中午乘地铁抵达磁器口古镇,受疫情影响,多数店铺大门紧锁,修整一新的街道显得冷冷清清。偶有开张的铺子,店员守在街边,但凡有客人经过必要纠缠一番,体验实在不佳。
走过几条街,发现店铺经营内容大同小异,不外乎小麻花、牛扎糖、糍粑以及各种冰粉,两人稀里糊涂地灌了一肚子杂食。因忌口辣味,很好奇作坊里翻制的火锅底料明明掺入很多辣料,居然满街飘香却全无呛鼻的辛辣味。
街巷深处有座著名的宝轮寺,相传明建文帝被朱棣篡夺皇位后,曾逃至此隐世为僧,后人津津乐道地将磁器口镇和宝轮寺冠以“龙隐”之名。很喜欢宝轮寺里精致的石雕和砖雕,但看着不像旧物。
磁器口始建于宋代,曾经是嘉陵江边的天然良港和繁华商埠,“白日千人拱手,入夜万盏明灯”。古镇因水码头的优越地理位置,在重庆作为“陪都”期间达到鼎盛。大跃进年代中,磁器口又因码头迁移而逐渐衰落。如今,已失去物资集散地作用的磁器口,12条街巷已完全商业化,再看不出昔日小重庆特色。
下午江边漫步,从朝天门码头晃到洪崖洞,再上至解放碑,没有找到一点熟悉的感觉,反倒越走越生疏。原本醒目的解放碑,如今淹没在四周的商厦丛林中,完全不似印象中的高大。白天的洪崖洞、夜晚的十八阶,重庆已让人不相识。
一天的走马观花,算是下一程的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