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2019-11-10 18:59:56)
标签:

十字架山

特拉凯

维尔纽斯

对岸共和国

分类: 欧洲

希奥利艾(Siauliai

立陶宛第一站,北部的希奥利艾。

小城本身并不出色,游览图上却标的密密麻麻,吓了一跳。细看,都是街头雕塑,哑然失笑。在步行街随便走走,街头的趣味雕塑真还成了一景。若时间充裕,不妨玩玩街头寻宝。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来波罗的海三国旅行的游客多是冲着三国的古都,毕竟都进了世遗名录。来希奥利艾不是为了世遗,更不是有意街头雕塑,而是为了一座传奇中的小山丘,圣十字架山。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希奥利艾郊外有个叫作Domantai的地方,公路从这里的田野中穿过,周边看不到村落。在空旷的原野上有一座名叫道曼图山的小土包,因上面插满十字架,被民众直呼为十字架山。1993年,身为波兰人的教皇保罗二世在山下设祭坛举行弥撒。自此,十字架山成为天主教的朝圣地。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走近十字架山,大大小小的十字架布满山头和山脚,并继续向山脚两侧延伸。据说2015年时已有二十万个十字架树立于此,其实在木栈道两侧成堆的小十字架根本无法计数。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第一个十字架何时而立、为何而立已无从考证,得到公众认可的说法是183111月立陶宛人反俄起义失败,家属为起义者而竖起了十字架。据说,这一无言的抗争引来统治者的不满,十字架山曾多次被铲平,直至1985年立陶宛独立。国之不强,亡灵亦不得安息。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如今,十字架山的规模越来越大。游客中心的店铺出售各类十字架,到访者购置后可将其放置于自选之处,十字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十字架的材质由单一木制变成钢材、石材,内容和形式也呈多样化。抗争的悲愤随着时代的变化,演变成对亲人的缅怀和自身心灵的慰籍。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水上古堡特拉凯(Trakai)

在距维尔纽斯不足 30公里处有一湖,名为加尔维湖。湖岸南端延伸出一狭长的半岛,特拉凯小镇就坐落于此。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雨停了,冷风继续吹。从维尔纽斯开来的大巴停在半岛入口处,紧裹一下身上的保暖服,随众人向镇中心走去。身边的人步履匆匆,对湖景豪不留意,估计是本地居民赶着去上班。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沿湖的秋叶已金黄,一栋栋湖边别墅藏匿在丛林中。脚下的枯叶被踩得沙沙作响,头上还不时有落叶随风飘下。不错的沿湖步道,如若天晴,景色定不负人。无奈水边风大,很快又改走镇内的公路。

小镇清静整洁,人少教堂多。圣母诞生教堂、真福圣母显圣教堂、圣约翰礼拜柱、多米尼加修道院、卡拉伊姆礼拜堂,从南到北一路陪伴到湖边。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看到拜占庭风格的真福圣母显圣教堂,出于好奇,曾忍不住推门进入。内部看上去不像东正教,更似天主教堂。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特拉凯最吸引游客的是半岛顶端的湖心岛,上面唯一的建筑就是一座红色砖石砌成的城堡。小岛通过一座桥梁与外界相连,此即东欧唯一的水上城堡——特拉凯城堡。

城堡始建于1350年,据说是用于抵御条顿骑士团的袭击。十六世纪一度成为监狱,十八世纪中期改为修道院,如今是博物馆了。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城堡远观非常漂亮,犹如从水中升起一般。走近了看,原来周边也是茂密的树林。待走过小桥细看,城墙坚厚但做工粗糙,外墙甚至不做任何修饰,很原始、粗犷的感觉。城堡四周有瞭望台、防御塔和堡垒墙,墙内有护城河,上面架设有小桥通往内城。

两人在城堡外围转了一圈,没有入内参观。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相传1416世纪,立陶宛大公国大公曾在此居住,特意从克里米亚半岛请来约380个圣经教派(Karaite)家庭做城堡卫士,并给予一定特权。这些被称为卡拉特人的家庭如今在特拉凯仍有几十个,依然沿袭着自己的语言和习俗。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在靠近城堡的湖边,保留着一条卡拉伊姆(Karaimu)街和一座卡拉伊姆教堂,历史并不曾忘记这些犹太人。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暗示的作用,总觉得特拉凯人有种与世隔膜的感觉。久居小岛,习惯了孤独和寂寞。

 

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

波罗的海三国的首都作为历史文化古城均被列入世遗名录,塔林老城有围墙,面积最小。里加虽没有城墙的约束,但老城固守阵地,保护得好。维尔纽斯最为开放,城墙拆得只剩城门,景点也较分散。用吃货的语言形容,塔林像包子,里加似肉卷,维尔纽斯就是张摊饼。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走入希奥利艾后,才粗略了解一下立陶宛近几个世纪所经历过的战争、被占领、被瓜分的历史,否则真不理解维尔纽斯的“凌乱”和不纯碎。波兰人、俄罗斯人、犹太人都在城市里留下各自的生活印记,多种文化、宗教的相互碰撞、融合,最终在建筑和宗教方面形成别具一格的城市风貌。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正如LP所言,“让人惊艳的老城集合了诸多巴洛克建筑,诱人的巷弄和围绕着静谧庭院而建的五彩缤纷的教堂,让人目不暇接。”没错,维尔纽斯最有特色的是建筑,而最出彩的恰恰是教堂,而且市区游览图上标出的45个景点很多都与宗教有关。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排名第一的无疑属大教堂,而老城的中心就是大教堂广场。白色的大教堂建于1387年,被视为立陶宛天主教徒心目中的圣殿。教堂顶部矗立着三座雕像,手举十字架的圣安妮居中,两侧分立着圣卡西米尔(St.Casimir)和圣斯塔尼斯拉夫。圣卡西米尔是立陶宛的守护神,也是立陶宛唯一的圣徒。

教堂内部素净,以名贵壁画为装饰。这里曾一度作为加冕之地,地宫中还安葬着立陶宛大公国诸多王侯贵族,甚至保存着国王弗拉基斯拉夫的心脏。非常遗憾,参观时巴洛克式的圣卡西米尔礼拜堂和地下墓穴已经关闭。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大教堂广场上另一醒目建筑是52米高的钟塔,在13-17世纪时曾是古城堡的了望塔。塔前的地面有一块被LP称作“奇迹”的瓷砖,那是1989年著名的塔林-维尔纽斯人链的终点。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大教堂后面的大公官邸曾在18世纪末被拆除,现在的建筑是本世纪初复建的。背后的格迪米纳山上有座3层的八角红砖塔楼,是远望城市的好地方。可惜维修路障让希望落空,心有不甘,转而去爬三十字架山。

别搞错,不是那个插满十字架的小丘,而是维尔纽斯市内的一座山丘,与格迪米纳山相距不远,因山上竖立着3个十字架造型的白色纪念碑而命名。上山的路还挺隐蔽,需要从公园转至维尔尼亚河边,才能找到登山木道。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山间秋色怡人,待到山顶已是满目红艳。老城100多座不同时代的古建筑混杂在红瓦与红叶间,不愧为欧洲最大的巴洛克风格古城。

穿过古老的黎明之门,遍布街巷的教堂,印证了维尔纽斯一个广为人知的绰号,“立陶宛的耶路撒冷”(Yerushalayim De Lita)。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维尔纽斯的教堂确实多,据说有70+座,可谓教堂之城。圣安妮、圣约翰、圣凯瑟琳、圣卡西米尔教堂等等,诸多的教堂搞得我们非常困惑。与里加不同,这里的教堂免费开放,内饰也更具西欧教堂的风格。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粉红色的圣卡西米尔教堂位于市政厅附近,是维尔纽斯第一座巴洛克风格教堂,始建于1604年。这是一座历经磨难的教堂,曾经被多次毁坏和重建。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同样色彩的东正教圣灵教堂位于黎明之门附近,修建于17世纪。外粉内绿的色块跳跃还不足为奇,教堂内竟安放着三具东正教受难者的圣尸。全身裹布,仅留鞋子外露,供虔诚的教徒触额或亲吻。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与众多巴洛克式教堂不同,圣安妮教堂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属维尔纽斯老城标性的建筑。从三十字架山下来,立马被哥特式线条和角塔所吸引。据说当年拿破仑也被其打动,一度想把它搬到巴黎去。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有一座白墙红顶的教堂,位于维尔尼亚河边,至今都不知其名,但它的对面却是声名远扬的“对岸共和国”。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1997年愚人节,维尔纽斯出现了一个独立的“共和国”,拥有自己的国旗、货币、总统、宪法,并组成一支12人的军队(后因立陶宛加入北约,军队宣布解散)。对岸共和国的宪章条款包括“每个人都有快乐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不快乐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成为个人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不拥有权利的权利”、“每只狗有权去做狗”。

垮桥进入这个不为任何国家承认的国中国,有种新奇感。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这里有闲坐在河堤上的美人鱼、水面上晃动的吊椅,还有广场吹响号角的加百列天使和一只猫,以及街头墙画和著名的共和国宪章。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这个艺术家的自由国度,玩笑一样的“国家”,已经存在了22年。

走起,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

一直不喜欢欧美大陆的秋天,阴雨绵绵,秋风瑟瑟。立陶宛第一站十字架山阴天,第二站特拉凯还是阴天,在维尔纽斯甚至被大雨堵在教堂,偶露的蓝天已属上苍的恩赐。终于知道为什么欧美人那么喜欢东南亚的阳光。

离开维尔尼斯前往华沙的途中,天晴了。

 

交通

维尔纽斯的火车站和汽车站位于城市的南面,距离老城稍远。

¨         维尔纽斯-里加

维尔纽斯距里加294公里,官方的运输网络信息如下:

航空飞行时间50分钟,网址:www.vilnius-airport.it

汽车至里加车程4小时,每天20班,网址:www.autobusustotis.it

另外,eurolineecolinesluxexpress等公司每天也有数班车次,可在其官网查询和预订,也可在车站人工售票窗口购票,提前在网上预订会有优惠。

¨         维尔纽斯-华沙

LP书中提供的信息,ecolinesluxexpress都运营此线路,由于车程接近8小时,我们选择了更为舒适的luxexpress巴士。提前在网上预订,票价9欧元,临近时似乎涨价幅度也不大。

luxexpress巴士每天2班,我们乘坐的是13:45-21:25的班车。车上乘客不多,除了wifi、充电插口外,还提供一次性口杯、免费咖啡和袋泡茶。不过,咖啡机需要乘客自助服务。一位曾在中国留学的巴基斯坦小伙子,热情地为我们送上一杯杯卡布奇诺。华灯初上,大巴最终停靠在华沙中央火车站的路边,而华沙汽车站就紧贴着中央火车站。

¨         维尔纽斯-特拉凯

两地间汽车车次很多,本地公交每小时2-4班,车程约40分钟,单程车票1.7欧元。需要注意的是不止一路车经过特拉凯,所以维尔纽斯发车的站台会因发车时间不同而分散在在672829站台。

在特拉凯曾看到火车站,但距离小镇尚有距离。汽车站稍近,不过下车后仍有约30分钟的沿湖步道,方可抵达城堡。

¨         希奥利艾到圣十字架山

希奥利艾到圣十字架山的交通最是不便,虽然两地相距仅11公里,但每天只有10班车,而且下车后还有20+分钟的路需要步行。开往圣十字山(Joniškis方向)的公交票价0.84欧,中途在Domantai下车,当时要不是司机提醒,我们就坐过站了。

去往圣十字山的班车时间,7:25(非周日)、8:2510:25(非周日)、11:0012:1513:30(非周日)、14:4517:3018:10(非周日)、20:30

返程班车时间,7:188:189:32(非周日)、10:4312:12(非周日)、13:0314:0316:22(非周日)、18:2020:12(非周日)

¨         希奥利艾到维尔纽斯

两地相距214公里,我们的车票是乘车当日在希奥利艾车站购买的,票价14.6欧元,承运者是busturas,据说是一家希奥利艾的公司http://www.busturas.lt/。结果是买错车票乘错车,两个多小时的火车车程,大巴走了4小时。穿村走镇,一直在乡村公路打转。别人上上下下,只有我二人从头坐到尾,怪不得上车时司机的眼光很怪异。

既来之则安之,看看立陶宛乡村,顺便刷刷朋友圈。对了,三国大巴上的WIFI都不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