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浣溪春水深

标签:
转载 |
浣溪春水深
![[转载]浣溪春水深 [转载]浣溪春水深](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伟人曾言:诸暨是个出名人的地方,美女西施和画家王冕都出在这里。
所以诸如诸暨、姊归一类的地名还是让人神往的,那年路过诸暨时只是寻访了秘境五泄,而咫尺之远的西施故里并未涉足,不敢想象浣纱溪畔曾有怎样的惊世容颜。
五月初的骄阳很有些肆意的热烈,何况我们到达时还是正午时分,西施故里景区已是人满为患,沿着街道寻找停车位,看到两旁行车道上都挤满了车辆,再往前只好拐到另一条街道上,好在还算顺利,不远就看到整齐排在路边的车辆间还有空位。
浣纱溪畔古树参天,修竹潇潇,亭台楼阁,秀丽清婉,石桥水廊,曲折生姿,方池清荷,秀雅妩媚,有江南园林的意味,这是今人眼中的西子故里。穿过粉墙黛瓦、小楼错落有致的古旧街区,走过曲折长廊,绿树掩映的园林中央古戏台上正演绎着西子的故事。
西施殿正在修葺之中,其他如历代名媛馆及宗祠堂观等一概作罢,因苏子曾评“春秋以来用舍进退未有如范蠡之全者也”而一瞻范蠡祠,大概今人倾慕的是陶朱公的经营如神吧。
沿着溪中浮桥来到浙江诸暨苎萝山下浣纱溪畔,溪岸边有一块突出的岩石,人谓浣纱石也。相传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西施常在此浣纱。或许是此地山川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溪边苎萝村的浣纱女西施,天地灵气所钟,天生丽质,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皎姣红颜,可惜生逢乱世,无奈走入风云变色的历史漩涡之中,以莆柳之姿,肩负弥天重任,该是有怎样的情怀。
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历史走出了人们设想的轨迹。
遥远的红尘岁月尘烟深处,人们不忍再拉开那沉重残忍的围幕。
浣纱溪畔,苎萝山下,不知从何时起,建起了西施殿。人们传说,吴亡后,西施与范蠡偕入五湖。
坡公在黄州时有《水龙吟》词云:“五湖闻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世说范蠡相越,平吴之后,因取西子,遂乘扁舟泛五湖而去。杜牧之《杜秋娘》诗:夏姬灭两国,逃作巫臣妻。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
浣纱石下,溪水澄碧,漾漾东流,荡涤去岁月风烟深处的沉凝暗淡,映照着浣纱姑娘的明丽倩影和绰约风姿,以及人们心中对美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