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黄果观瀑(二)

(2025-07-18 15:50:23)
标签:

转载

黄果观瀑(二)

当年,霞客漫游到此时,写道:又随溪西行半里,忽陇菁亏蔽,复闻声如雷,余意又奇境至矣。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转载]黄果观瀑(二)

我到黄果树瀑布景区时,因道路陡狭逼仄,景区交通车在峰岭深谷间辗转前行,坡长路窄,蜿蜒回环,看着也有些心惊,窗外层峦叠嶂,峰岭青翠,森林葱郁,河流清澈,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满眼都是大自然清纯朴倔的气息,想来瀑布也应该在深山峡谷之中。好在不用像霞客当年那样忽东忽西,左窥右探地寻找,车自然而然地将人带到瀑布下。

走入一条深切的峡谷,清澈碧绿的溪水漫流而下,东岸的青山在朝阳斜照的阴影里绝壁高耸,断崖千寻,陡峻嶙峋,竹木森森,浓郁苍翠,西岸在早晨温煦的阳光里,岗岭盘曲,翠色生烟,丛生的凤尾竹青翠欲滴,凤尾萧萧,浓荫下空气清新、石径通幽,河流在澄潭碧洄和浅崖漫流中层层下陷,向东流去。沿着西岸逆流而上,空气越来越湿润,水雾如珠,而前方峡谷回环处水气弥漫,轰声如雷。

一条壮观的瀑布从绝壁青崖间飞跃而下,如万练飞空,银河坠地,如怒龙入海,万马奔腾,直捣深潭,雷声震天。细看瀑顶:“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时光如同静止一般,瀑布一如当年霞客眼中的瀑布。喀斯特溪流河床岩石在飞流而下的瀑布里,抗住了岁月的溶蚀,如莲叶覆盖,如壮士坚挺,瀑布大部分从门洞豁口处飞泻而下,如匹练垂天,雷霆万钧,直捣深潭,也有一部分从莲叶面上散流飞溅,如飞泉串玉,珠落碧天,仙衣袅袅,使瀑布既有飞流直下的壮观雄浑,也有滚珠溅玉的袅娜多姿。瀑下深潭飞沫翻涌,水雾盈空,在早晨的阳光下,或有虹彩惊现。

回看瀑下,仍是碧潭如串珠,浅瀑如流苏,大概是黄果树瀑布所在的白水河特别的喀斯特岩石地貌形成的河流样式,也正是这样才造就了黄果树众多百态千姿的瀑布群落吧。

沿西岸上到那丛碧翠如绿瀑的近岸水生植物丛生包裹着的突出岩石平台上,或许这里就是霞客所言的望水亭旧址吧。此处正对瀑布,瀑布似伸手可及,望之也别有一番轻盈灵动之姿,如仙姝轻舞,衣袂飘飘。远眺前方,见白水横流,似知瀑布之所来。

瀑布之下还有水帘洞天,洞中观瀑应是别有滋味。只是可惜似有一段时间水帘洞天未曾开放,不知何故。

遥望岗岭顶端,似还有道路可到瀑布上游河流上,但沿着石级走着时竟走向峡谷深处,发觉不对再回看岗岭似已在运端之上,只得作罢。

据记录,黄果树瀑布高达70米,瀑宽80余米,在瀑布的江湖里声名赫赫。

坐交通车回转时才发现,返程的道路正是刚才的云端岗岭上,似也能一瞥瀑布上游的白水河流,更发现这里离昨天的陡坡塘瀑布也只有咫尺之遥。[转载]黄果观瀑(二)


[转载]黄果观瀑(二)

[转载]黄果观瀑(二)

[转载]黄果观瀑(二)

[转载]黄果观瀑(二)

[转载]黄果观瀑(二)

[转载]黄果观瀑(二)

[转载]黄果观瀑(二)

[转载]黄果观瀑(二)

[转载]黄果观瀑(二)
[转载]黄果观瀑(二)


[转载]黄果观瀑(二)

[转载]黄果观瀑(二)
                                                   2025-04-24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