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凭借一首诗和一张小像,陈晓旭被导演选中
标签:
87版红楼梦:凭借一首 |
87版红楼梦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地位,不仅和演员的演技、服装道具、场景有关,还与选角的成功有着莫大的关系。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645710808/1000
林黛玉是原著中不折不扣的女主角,因此导演对林黛玉的角色格外重视,演林黛玉的演员不仅要漂亮,有古典美人气质,还要具备林黛玉的才华。
1965年10月29日早晨,鞍山京剧团陈强迎来了他的大女儿。因为出生在早晨,旭日东升的时候,陈强给大女儿取名陈晓旭。陈晓旭的家庭,是一个艺术气息浓郁的家庭,父亲陈强是鞍山京剧团的导演,母亲是京剧演员。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645710809/1000
受家庭的影响,陈晓旭从小就踏上了艺术之路,在鞍山杂技团开始每天辛苦练功的生活,杂技团解散后,陈晓旭又进入鞍山话剧团。过早的工作和早熟,使得陈晓旭要比同龄人更有心,她开始阅读各类文学名著,其中就有《红楼梦》,陈晓旭曾说“我看红楼梦的时候,就喜欢林黛玉,觉得写得就是自己。”
在阅读名著中,陈晓旭找到了自己,阅读使人安静,加上在团里不是主要演员,陈晓旭和周围同事少有来往,显得比较孤僻。随着阅读,她开始慢慢研究写诗,那段时光,是书、诗和聊得来的朋友毕彦君陪伴她度过的。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645710810/1000
1984年,红楼梦海选演员的消息传播开来,陈晓旭的父亲认为这是一个锻炼胆量的好机会,就鼓励陈晓旭去试试。周围的朋友也鼓励晓旭,晓旭便写了一封自荐信,还选了自己的一张照片放进信封里,照片的背面写了她刚刚发表的一首诗《我是一朵柳絮》,诗文如下: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我是一朵柳絮,
生来无忧又无虑,
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
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
陈晓旭的自荐信是所有来信里资料最齐全的,这让王导颇感满意,最打动王导的是照片背后的那首小诗,朴素无华,她的一举一动很像林黛玉,瘦弱的她手抚着胸前的辫梢,恬静、秀美间有种淡淡的忧郁。随后,王导便让工作人员给陈晓旭回信“希望她立即去北京面试,食宿自理,如果没有入选,路费不报销。”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645710811/1000
第二天下着大雨,陈晓旭按照约定时间去了华侨大厦。她进门之后,王导看见的是一个苍白瘦弱、一身浅绿色衣裤,手里还拿着一把滴水雨伞的弱女子,王导说“你的情况,他们都告诉我了,你来早了,这些时间我们才开始选演员录像,你能在北京等到录像吗?”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645710812/1000
陈晓旭说不行,因为是瞒着剧团出来的, 下午就要坐车回鞍山了。王导想了一下,要她留下照片和她写的诗存档,回家等候剧组的消息。陈晓旭的心中此时惴惴不安,生怕自己哪一句话说错了,就和林黛玉擦肩而过。和陈晓旭一起走到电梯口的时候,王导又对陈晓旭说“你把这次来的火车票收好,下次来的时候好报销。”陈晓旭心里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645712065/1000
最终,陈晓旭经过重重表演考核,终于如愿以偿饰演了自己最喜欢的林妹妹。
87版红楼梦之所以经典,不仅在于人物演技和场景,更和导演组的选角息息相关。王导仅凭一首诗和一张小像就认可了陈晓旭,陈晓旭也没有辜负导演的期望,最终塑造出了一个栩栩如生、后人无法超越的林黛玉形象。

加载中…